●全市户籍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32.85%。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5万,县城新增面积突破3平方公里。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5亿元,增加值130亿元,省外建筑业产值33亿元,实现建筑劳务收入13亿元。
●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8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20万平方米。
●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亿元。
●建成海绵城市3.2平方公里,建成综合管廊8公里。
●完成省级试点镇基础设施投资9.4亿元。
●开工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15055套,改造农村危房1.65万户、土坯房3.3万户。
分解2018住建任务:
建设川东北城市群:达州作为川东北城市群双核城市之一,立足“一核一圈两翼三轴”城镇总体布局,推动中心城区为龙头,县城融合发展、县城副中心为补充的城市群建设,打造川渝合作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打造西南建筑强市:加快建筑产业园“起步区”建设,引进有实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落户生产,努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新开工建设的政府性投资项目和保障性住房装配率达到20%以上,新建住宅全装修率达到20%以上。引导建筑企业在交通、水利、电力、城市轨道等领域业务拓展
稳定发展房地产业:加大中心城区商品房供给,新开工面积280万平方米、施工面积85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0万平方米。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厉查处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行业政策在租赁体系建设中的引路、调控和支撑作用,着力搭建更加多元、更加活跃、更加规范的租赁平台。
完善基础设施:以项目为载体,逐步推动完善城市功能,抓好莲花湖湿地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城市供水(配水管网)工程、莲花湖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快速通道拓宽改造、凤凰山山前路等项目,加强城市支路网、街巷和断头路建设逐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宜居指数:以“人”的需求为引领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抓好城乡环境治理整治,实施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整治达钢污水等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推进达州市“厕所革命”工作。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且建筑节能达到50%及以上标准,全市开工绿色建筑面积不少于80万平方米。
发展特色小镇:以59个重点镇为基础,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17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推进20个中心镇向新型小城市建设步伐。培育省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试点镇5个,转移农业人口2.1万人。
落实乡村振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土坯房改造行动,加强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与利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的新型农村。
加强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15055套,基本建成14886套,竣工14038套,租赁补贴发放1260户,开展24个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
原标题:达州:“四位一体”建区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