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不易 漂泊30年 四川“最牛”民营杂技团回家

2018年01月16日 09:46:02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杨灵 编辑:邱令璐

  “这30年,如同走钢丝一样,每一步都不轻松”

  30年间

  他和父亲一道将一个走乡串户的“草台班子”打造成全国杂技界的“典范”。遂宁市杂技团常年在北京朝阳剧场、明十三陵景区润德大剧院和上海宛平剧场等国内三大顶级剧场驻场演出。

  今年9月

  遂宁市仁里古镇的剧场即将完工,按合同,遂宁市杂技团将在今年九月回乡,长期驻场演出。

  10年时间

  而回到家乡,又是另一种开始,他计划从2018年开始,用10年时间把杂技团做成集团公司。

  1月3日,童飞收到央视的邀请函,要录制春节特别节目。上一次上央视是2015年,童飞带领的遂宁市杂技团节目《青花瓷》上了当年的央视春晚,惊艳全球华人。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遂宁市仁里古镇的剧场即将完工,按合同,遂宁市杂技团将在今年九月回乡,长期驻场演出。这也意味着,在出走漂泊30年后,这个四川最牛的杂技团终于要回家了,尽管童飞还看不清,未来的发展会怎样。

  四处奔波/

  从草台班子到全国典范

  四川杂技团常驻国内顶级剧场

  童飞,1963年生于遂宁,现为遂宁市杂技团团长。30年间,他和父亲一道将一个走乡串户的“草台班子”打造成全国杂技界的“典范”。

  遂宁市杂技团常年在北京朝阳剧场、明十三陵景区润德大剧院和上海宛平剧场等国内三大顶级剧场驻场演出;羊年春晚的舞台上,他们用刚柔并济、美轮美奂的《青花瓷》征服了电视机前的全球亿万华人。

  成立于1988年的遂宁市杂技团,从走街串巷,到扎进北京,再到回归家乡,刚好30年。团长童飞说,这30年,如同走钢丝一样,每一步都不轻松。“出去是谋生和学习,回来是为了扎根和传承。”

  童飞把2018年看成转折之年,这些年团队两次受邀央视,多次国内外获奖,算是小有成绩。而回到家乡,又是另一种开始,他计划从2018年开始,用10年时间把杂技团做成集团公司。

  30年中,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家。在外漂泊多年后,童飞2009年短暂尝试回到遂宁驻场演出,但前后呆了一年,又不得不重新出走,“一年亏了好几百万,还找朋友借了200多万给演员发工资”。

  对于这次“差点把杂技团解散了”的挫折,童飞有过比较深入的反思,“原因多方面的,有准备不充分,节目不够好,组织不成熟等”。2010年,童飞带着自己的杂技团四处奔波,先后去了上海、北京、珠海、国外。2011年再次到北京,站住脚,开始驻场演出。

  生存不易/

  依靠与旅行社合作

  100多元的门票被分掉大半

  正式挂牌之前,整个团就叫“童家班”,“就我们一家人,父母和我们姊妹仨。”50岁的童飞出生杂技世家,爷爷辈就“行走江湖”讨生活,他四岁开始登台表演,弟弟妹妹也差不多这个年纪,就跟着父母在云贵川等地走街串巷。

  一直到1995年,遂宁市杂技团开始售票演出,“依然是全国各地跑”,然后逐渐辗转于沿海大城市,以及国外。“规格不高,就是一个地方演出一段时间”。童飞说,那时候所有的民间杂技团都是这样一种生存方式。四川作为杂技大省,上世纪80年代,全川大概有20多家杂技班子,“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很多就走散了”。遂宁市杂技团是四川为数不多“幸存下来”的民营杂技团。2009年回乡失败后,童飞借钱请人升级了节目,“能够在北京站住脚,全靠这档节目”。

  在北京站住脚的遂宁市杂技团,得到了稳定发展,到2013年,全团演职人员达到200多人,一度在北京、上海三处场地演出。2017年,上海场地拆除,但如今在北京朝阳剧场、明十三陵景区润德大剧院两地,一年演出依然超过2000场,观众超过200万人次。

  即便如此,童飞坦承“也只是勉强能够维持”,杂技团主要靠与旅行社合作,一张售价100多元的门票,旅行社拿掉后,就只剩20元。这20元里,剧场还要分掉大半。童飞说,“没办法,你要高了,人家旅行社就不往你这里带”。

 [1]  [2下一页 尾页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