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双耳青铜鍪
13.带盖双耳青铜鍪 / 战国
青铜鍪是巴蜀文化的创制,约在春秋战国之际起源于巴蜀地区,是最具地域特色的一类器物。秦并巴蜀后,青铜鍪被秦文化吸收,并随秦国的武力扩张向各地传播。青铜鍪的传播过程,是巴蜀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侧影。
虎纹青铜戈
14.虎纹青铜戈 / 战国
这件青铜戈带有中原地区青铜戈的造型特征,装饰纹样却以虎纹为主,胡部与援脊下部也铸有巴蜀符号,是巴蜀式戈的代表装饰。其精绝之处在于正面的援脊上部有一行巴蜀符号的刻铭,带有很强烈的文字意味。《蜀王本纪》称蜀人“不晓文字”,但从这行巴蜀符号来看,应不同于胡部的浮雕象形符号,也不同于援脊下部的浮雕抽象符号,可能是未能破解的文字。
双鞘青铜剑
15.双鞘青铜剑 / 战国
1992年,阿坝茂县牟托村山脊积石冢旁发现一座石棺墓及三座陪葬坑。尽管墓葬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岷江上游地区,古时交通不便、人迹罕至,但墓葬发现的器物十分丰富且规格较高,同时器物的文化来源非常广泛。大体上来看,以双鞘青铜剑为代表的一类兵器为蜀文化的代表器物,以弦纹青铜盏为代表的一类青铜容器则属于楚文化器物,以扇形牌饰为代表的一类青铜饰物又带有浓重的滇文化风格。可以看出当时的四川盆地对四面八方的文化已然产生了巨大的汇集力,形成多种文化面貌交融共存的局面,同时又强而有力地向盆地之外辐射。
青川木牍
16.青川木牍/ 战国
青川木牍的正面记载了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等事,背面则为与该法律履行有关的记事。这是目前发现的四川地区最早的农田水利政府文告,是大规模开发四川地区的珍贵历史见证物。
(四川博物院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