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火焰

2019年09月26日 23:06:0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敏琳

  廖文蕊

  “爸。”

  “来啦?来了就开始吧。”

  老张吸了一口旱烟,看着面前的一片坟包,浑浊的双眸隐在烟雾缭绕中,谁也看不清。

  斑白的头发并不温柔,更像是刺猬身上的刺,如他挺直的腰板一样的坚毅。

  老张是1939年生人,虽然八十岁了,但是身体十分硬朗,很少有什么大病小灾的。

  他的父母在他一岁的时候就走了,从小被婶儿带大,婶儿到了年纪也走了。他和老伴儿育有一儿一女,儿叫张志鹏,女叫张和美。前些年,老伴儿也先他而去了。

  他这人脾气怪,儿女想孝顺他,接他进城去住,他气得有一阵子没理他们。从那以后,他们也就没提过这事儿了,只得有空就回来看看。

  每次他们一回来,待不了一会儿,老张就得把他们撵走,说什么他挺好的,还没废,还能自己照顾自己。

  但是,每年的三月二十七日,他们就算再忙,也必须回家,回到后山的这片坟地上。

  “娃娃喃?没把他们带回来?他们都那么大了,十几岁的娃儿咯,下回子把他们带回来,听到莫得?”

  老张最后再吸了一口烟,转头看到只有张志鹏和张和美两个人,有些不满地用沙哑的声音说着。

  “诶,我们晓得了。”张志鹏和张和美知道自家父亲的脾气,所以只能顺承他的心意。

  “算了,开始嘛。把纸钱拿出来,香挨倒点起,那些火把放在旁边嘛。”老张有些不耐烦,倒掉烟枪里的烟灰,把烟枪小心翼翼地装进腰间挂着的布袋子里。

  张志鹏拿出祭拜用的香和蜡烛,在每个坟包前点燃,插上。张和美就把纸钱全部拿出来,在每个坟包前堆起。

  红色的香和蜡烛,白色的烟,黄色的火焰和纸钱,在这寂静的灰色调的后山,倒也变成了明丽的色彩。

  一切都弄完之后,张志鹏和张和美站到了老张的两侧。

  “跪!”

  老张一声厉喝,拖着长长的尾音,有些哀婉。

  三人齐齐跪下,能听到膝盖碰到土地的声音。

  “磕头!”

  张志鹏和张和美用手垫着头,磕了三下。而老张却是实实地磕在了地上,磕得很重。当他起身时,他的额头上是沙砾陷进去的窝窝。

  “爹,我把志鹏还有和美带来看你们来了,我们年年都来吵你们,你们只要不觉得烦,我们以后还来。我不晓得哪一个是你,也不晓得哪一个是妈,但是我晓得,你们都是烈士。虽然我对你们没得啥子印象,但是我晓得,这后山上埋着的是我们川军的灵魂。你们要是真的有灵的话,你们还是来找哈我嘛,我还想看一哈你们。国家七十岁了,你们的娃儿也老了,也过不了好多年了,我老婆子和婶儿得那边儿山上埋起的,虽然我不是烈士,但是我还是想挨到你们埋起。你们应该不得嫌弃我嘛?”

  老张坐在坟前,絮叨着,就像是父母还在面前,就像他还是那个小小的孩子,在和父母诉说着烦恼。

  可是,父母成了坟中的枯骨,他的身体也临近枯朽。他没有体会过父母的温情,现在也只有坟头的冰冷。他忘记了父母的笑容,转而只有他眼中打转的泪水。

  每个坟包上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石碑,是他十几年前亲自挑的石头,亲自打磨,从山下一块一块地搬到这里。

  石碑上除了一颗鲜艳的红星,什么都没有。

  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们是为国家牺牲的,他们是烈士。”

  张志鹏和张和美站在他的身后,静静地看着,他们其实不懂,为什么父亲会做这些事,也不懂为什么一定要他们跟着一起做这些事。明明是很普通的祭祖,却不是在清明节。

  “你们爷爷奶奶,是三月二十七号牺牲的,这里埋着的所有人都是。他们是川军,是我们四川人的骄傲。”老张从布袋里拿出烟枪,倒上旱烟,擦燃火柴,点上。

  “你们是不是觉得每年都来这儿,就是普通的祭祖?确实,这也没得啥子区别。但是,你们,你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每一个人都要在三月二十七号诚心诚意的来祭拜。因为没得他们的牺牲,我们现在不会过得这么好。不光是这儿埋着的这些人,还有其他川军,也不光只有川军,还有很多很多牺牲的人,都是一样的。我要你们有一颗敬畏之心。”

  老张停了下来,吸了一口烟。

  “咳咳……我已经这个岁数了,没得好多日子了,所以,以后就是你们要继续下去。”

  “爸,说些啥子哦,你一定会长命百岁嘞。”张和美见不得父亲这个样子,她的鼻子有些酸,刚刚听了父亲的话,她好像隐隐约约懂了这个祭拜的意义了。

  “这有啥子嘛,生老病死,人间常态。快,把火把拿过来。”

  老张摆摆手,又吸了口烟,掩饰了眼中的惆怅。

  张志鹏把火把抱过来,老张就在每一个坟包的旁边插上一根。张志鹏想帮忙,老张没理他。

  火把插完了,他又擦燃一根又一根的火柴,点燃一根接一根的火把。

  火把上的火焰燃烧着,散发着热量,照耀着这一片的坟地。

  “火柴上的火吹一下就熄了,但是它现在得这些火把上燃起了。这些火把的火迟早也会熄,但是它还会在其他地方燃起。”老张一口一口地吸着旱烟,口腔早已经麻木。

  老张的话,两个人都没听懂。

  “算了,你们收拾收拾回去嘛。我还得这儿待一哈儿。”

  老张的语调很平稳,但是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张志鹏和张和美叹了口气,收拾收拾东西转身朝山下走去。

  “高高山上哟--一树槐……”

  张志鹏和张和美还没走多远,就听到老张沙哑的歌声,那么悠远……那么悲凉……

  他们感觉今天的父亲很不对劲,但是父亲不说,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父亲对他们要求一向很严格,到了工作的时候,更甚。

  父亲教育他们的时候总是说:“你们爷爷奶奶是为了国家牺牲的,我这辈子也行得端坐得直,你们要是败坏了家风,我就当没得你们两个娃儿。”

  如果有人为了办事,给张志鹏送礼,老张一定会提起东西,把他撵出去,再给张志鹏打电话,骂他一顿,让他不能做损害百姓利益的事。

  而对张和美,老张说过,不求她能有多大的成就,至少要对得起教的学生,也要尽量的多给国家培养人才。

  从小到大,老张都对他们说,跟着国家走。

  老张还跟他们说,勿忘初心。

  所以,他们一直坚持到现在,以后也会一直坚持,也会告诉自己的子孙。

  老张说的大道理很多,他自己做到了,他的儿女也做到了,他们现在过得很好。

  张志鹏见证了太多的国家政策的实施,也看到四川变得越来越好。他恪尽职守,听从父亲的话,跟着国家走。他一直走到现在,看到了越来越美好的社会。也许现在还有许多不足,但是,他看到,四川人民都在努力,都在朝美好的明天奔跑而去。

  他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那天祭拜之后,又恢复了平常的生活。

  本来以为还会这样继续下去,但是,两个月后,村里的人托人给他们带口信,说父亲去世了。

  他们前几天刚回家看了父亲,怎么那么突然?

  张志鹏和张和美带着孩子,赶回了家里,就看到父亲静静地躺在床上,嘴角的微笑是他们鲜少看见的。

  父亲走的很安详。

  “我昨天还看到他得后山上嘞,咋子今天就走了?”

  “唉,岁数大了,禁不起折腾了。”

  “志鹏,和美,你们两个不要太伤心了,有啥子需要帮忙的,你们就喊我们就是了。”

  “诶,就是就是,我们村里面脱贫的事,你们和你老汉帮了不少忙,真的是谢谢你们了。”

  “……”

  父亲走了。

  这个噩耗一直到葬礼结束,他们都没能接受。

  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人都来了,父亲这一辈子行得端坐得直,尊敬他的人不止他们两个。

  张和美哭了好几天,张志鹏只能强忍着泪水招呼来客,他是个男人,父亲走了,他该撑起来。

  两个孩子也很难过,他们最敬爱的爷爷永远离开他们了。那个会给他们讲以前的故事,会给他们偷偷塞钱,会给他们讲大道理的爷爷,没了……

  老张埋在了后山,成为了其中一个坟,和其他坟一样,只有一块石碑,但是上面没有红星。

  老张的遗书很早就写好了,这是他自己的要求。

  他惦记了一辈子的国家,但是到最后他却什么都没能为国家做,所以,他觉得他不配拥有这颗红星。

  他有愧。

  葬礼结束后几天,张志鹏和张和美带着自己的一家人,来到后山,为老张的坟点燃了火把。

  “妈,我们为什么要给爷爷点火把啊?”

  “不是我们给爷爷点燃火把,是爷爷自己点燃的。”张和美眼中的悲伤在看到火把燃起来的那一刹那,化作了眼泪,滴落在地上。

  “妈,别这样说,好吓人啊。”

  “你们以后会懂的……而我们就是懂得太晚了……”张志鹏把手放在儿子和侄子的肩膀上,语重心长。

  “火柴上的火吹一下就熄了,但是它现在得这些火把上燃起了。这些火把的火迟早也会熄,但是它还会在其他地方燃起。”

  老张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他们如果早点明白就好了……

  父亲,你在祖国强盛时离开,但我们会以后会建设更加强盛的国家给你看。我们也会是国家建设的一员。

  父亲,四川现在变得很好,以后也会变得更好,我们的故乡,我们一起见证。

  父亲,我们把你和烈士们葬在一起了,你要跟爷爷奶奶好好团聚啊。

  父亲,你的火,就让我和妹妹一起传承下去吧。

  父亲,只要巴蜀大地还存在,火,是永远不会灭的……

  父亲,好走……

  (来源:“我和祖国共成长”优秀文艺作品评审委员会)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