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键】冷门绝学薪火相传 30岁的《甲骨文字典》又将在四川“新生”

2019年11月13日 19:52: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陈淋 李慧颖 戴璐岭 编辑:徐蕾

 

常正光、方述鑫、林小安、彭裕商编著的《甲骨金文字典》,巴蜀书社1993年版。图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微信公号

  重温“高光”岁月:

  上世纪80年代编纂出版《甲骨文字典》 被称划时代巨著

  在全国哲学社科领域中,四川大学正是古文字和先秦史研究的重镇。而这两个研究方向正是由徐中舒先生开创的,在其带领下,两个方向都取得重要发展。

  师从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等人的徐中舒先生,期间深受王国维先生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1938年,徐中舒先生受聘为川大教授,终身执教于四川大学。在他的指导下,四川大学在古文字方向成立了古文字研究室,是全国古文字研究四大重镇之一。上世纪80年代,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古文字研究室编纂并出版了大型甲骨文工具书《甲骨文字典》,该书至今饮誉中外学术界,被认为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为甲骨文研究中必备的重要参考书。继《甲骨文字典》之后,古文字研究室又编纂并出版了《甲骨金文字典》。此外,古文字研究室还在徐中舒先生的带领下编纂并出版了《汉语大字典》,是目前收录文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字典,成为我国辞书出版史上一座里程碑。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李学勤、彭裕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本书在《殷墟甲骨断代》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特别是原书并未能将所有组的断代完成),进一步完善了“两系说”的体系。图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微信公号

  而在先秦史方向,1982年前后,徐中舒先生作为召集人,四川大学在成都举办了全国首届先秦史研讨会,会上徐中舒先生当选为首届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徐中舒先生还受教育部委托,在川大举办了先秦史进修班,为期一年,每周授课,学员都是当时各高校的中青年教师,这些中青年学者在徐先生指导下,获益良多,其中很多人都成为先秦史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

  今年已70岁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裕商,在1978年至1981年,曾师从徐中舒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而后,他又继续在徐中舒先生门下攻读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此期间,他跟随老师一起参与了《甲骨文字典》的编撰工作。这部划时代的巨著兼采各书之长,独创最先进的编纂体例,对甲骨文字的解释,分为字形、解字、释义三部分,所收甲骨文字形,按时代先后分五期排列,使读者能通过该书对甲骨文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书中既广泛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徐中舒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获。对甲骨文字的解释,充分体现了徐中舒先生的研究方法,强调字与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文字与历史背景的密切关系,释出许多新字,纠正了许多以往考释工作中的谬误,代表了20世纪甲骨学研究的新水平。由于《甲骨文字典》的这些长处,所以该书一出版,就受到学术界一致的高度评价。

  正是因为集聚了以徐中舒先生为首的一大批名师,四川大学在古文字和先秦史这两个研究方向积淀了更加深厚的学术底蕴,迎来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高光”年代。师从徐中舒先生的彭裕商教授,目前亦是国内甲骨文研究领域的学者“大咖”。他不仅参与编纂了《甲骨文字典》、《甲骨金文字典》等工具书,还著有《殷墟甲骨断代》、《殷墟甲骨分期研究》等专著。

四川大学彭裕商教授的著作《殷墟甲骨文断代》,将大部分组的甲骨加以分期断代,与黄天树先生几乎同时将甲骨断代“两系说”进一步发展完善,对甲骨断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