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瓦街派出所所长杨勇向记者介绍网格化巡控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21日讯(记者 文骥 摄影报道)日前,公安部对全国首批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候选对象名单予以公示,我省成都、绵阳、南充、广安、泸州、雅安六市7个派出所入围候选,是全国入围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成都是全国唯一入围两个派出所的省会城市。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走进其中之一的成都市青羊区公安分局黄瓦街派出,带你“探秘”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如何炼成。
“商居联盟”解矛盾
11月5日晚10点多,中餐馆老板孙天莉的电话突然响起。“孙大姐,我是3号院楼上的住户老吴,楼下酒吧音乐声音今天有点吵,娃娃睡都睡不着,明天还要上学,你能不能帮我提醒一下他们!”作为商居联盟的会长,孙天莉马上给酒吧老板打了电话,提醒老板适当调小音量、掩上酒吧大门。不到3分钟,这个噪音扰民问题就通过“商居联盟”的牵线搭桥顺利解决了。
孙天莉介绍,自己在泡桐树街开餐饮店已经10余年了,这条街紧邻宽窄巷子,是30多家餐饮和酒吧聚集的“网红街”。周围全是老房子,住户和商家之间经常因为油烟、噪音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小到泼脏水、扔酒瓶,大到争吵冲突,严重时,黄瓦街派出所每天都会接到10余起此类报警。
为解决商家与住户噪音、油烟扰民的矛盾,黄瓦街派出所在泡桐树街建立由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税务、交警等部门和78家商户及居民代表组成“商居联盟”,启动专项治理,成功调解商居矛盾46件,实现商居和谐共处的良好格局。目前,该片区警情量也由原来每天10余起,下降到现在每月不到2起。记者了解到,这一联动模式荣获“2018年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奖”,实现了街区共商共建共享,最终达到自治的良好格局。
“建立微信群,成立巡逻队,让商家签订责任承诺书,控制噪音、减少油烟、保证食品安全。”孙天莉说,现在居民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在群里和商家对话,解决不了的事情再转交相关部门处理,问题可以迅速得到有效处理。商家和居民越来越信服这个“商居联盟”,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遇到遛弯的居民,商家经常邀请他们来店里坐坐,居民和商户之间多了许多理解和包容。”
“枫桥经验”指方向
记者了解到,“商居联盟”模式是黄瓦街派出所践行“枫桥经验”,解决商家与住户矛盾,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大创新之举。简单来说,该模式就是通过建立商居联盟微信群、开展商家与居民联谊活动、每月定期举行例会、商家签订责任书、建立暖心故事坊、建立共享自治文明街区等方式,拉近了商家与居民的距离、增进双方的友谊。
黄瓦街派出所位于千年少城片区,在这片热土上,有被誉为“成都会客厅”的宽窄巷子,有全国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泡桐树街区,有四川省委在内的65处党政机关,有全国重要的文创产业基地“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新的理念和旧的传统在这里交织、碰撞,产生新的火花、新的矛盾。如何让辖区的居民安居、商家乐业,让宽窄巷子日均5万人次的游客玩的安心、舒心、放心?
黄瓦街派出所所长杨勇告诉记者,“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为基层警务工作指明了奋进的方向。据了解,派出所通过做强“三聚合”,以党建引领夯筑最忠诚“红色基石”;通过“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以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变革实现警务质效的提档升级;通过做精“四张网”,以立体守护擦亮最平安“成都名片”, 实现了辖区重点部位的绝对安全和网红街区的平安、祥和、有序;通过做优“三机制”,创建“五微一岗”、“商居联盟”、“百商联勤”,实现了社区的多元共治和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通过做实“三坚持”,以暖心、精心、用心的服务赢得了辖区群众和入住企业的一致赞誉。
“一路走来,创建‘少城枫桥’的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创建既是我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载体和方式,更是我们忠诚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杨勇说。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