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开建示范线
都江堰和双流在备选之列
空铁在国外并不算新技术,但“成都造”空铁积极抢占技术链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据翟婉明介绍,此前德国和日本虽然已经拥有“空铁”相关技术,但其动力采用高压电网,而中国研制的首列新能源“空铁”,创造性地用锂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的动力,属于世界首创。
去年9月30日,空铁试验线挂线成功,11月21日全线贯通试运行,如今已经进行5000余公里的运行测试,形成了空铁技术系统及试验线工程企业技术标准;形成了空铁技术系统设计规范;完成了空铁技术系统研制报告。接下来,这条试验线将模拟正常载客运行状态,进行总里程为1万公里的运行测试,在“反复跑”的情况下测试系统的稳定性。为新能源空铁商业化,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也为确定新能源空铁技术执行标准奠定基础。
翟婉明表示,新能源空铁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改善民生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为未来中国城乡、城际之间实现立体交通对接、交通枢纽一体化衔接,也为自然旅游景区提供理想的接驳转运交通工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中国各种现有交通制式的重要补充。
成都今年将开建两条示范线,目前正在选点中,双流和都江堰景区都在考虑范围,“如果快的话,明年老百姓有望坐上示范线。不过,这需要和地方政府的规划结合起来。”
对于大家关心的空铁价格,王凯说,如果它的功能是城市主要交通出行工具,价格或许会像公交和地铁那样,有来自政府的补贴,会很亲民。如果主要应用于景区,就可能如观光车、缆车、索道一般,价格会高于日常交通费。
未来的城市里会出现空铁吗?在翟婉明看来,空铁是大中城市发展综合立体交通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对于城市交通繁忙路段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旅游景点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数读】
2016年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
●2016年,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246.2亿元、增长41%,技改投资1956亿元、增长38.7%,两大投资指标增速均为副省级城市第一。
●2016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4900亿元,整车产量达到115万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58%。
●2016年,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军民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全年组织实施创新项目578个,新增国家级创新型示范企业1户,新增企业技术中心166户。
●2016年,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846户,其中新增339户,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2%,占全市GDP比重达48.3%。
2017年
●2017年,成都市计划完成工业投资2850亿元、力争实现3000亿元,增长30%以上。
●2017年,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
成都晚报记者 胡科
(图片均由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