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兴起“丛林飞索” 去深山里当盘“人猿泰山”

2017年07月10日 06:29:17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赖芳杰 秦怡 编辑:覃贻花

教练李云凯做飞索测试。

  严格

  国外专业团队培训

  教练要求持欧盟证书上岗

  对于飞索,教练李云凯算是“熟手”。还在阿坝州工作时,一条跨越岷江的溜索满足了他探索未知的好奇,一度在那兼工打发闲暇时光。2016年,得知都江堰有了飞索项目,李云凯便义无反顾回来了。

  飞索队目前共有13名教练,本着对体能的严格要求,他们都与李云凯一样,是部队的退伍军人,年龄在19岁到30岁,以都江堰本地人居多。

  丛林飞索之所以能成功起飞,利用的是高度差原理。

  11道飞索,第一个点位高13米,点位与点位之间有阶梯式的高度落差和山体海拔差,穿好装备的探险者站在高点,利用人体自身质量就可成功滑翔到另一端。

  可如何保证作业人员的专业?作为户外运动的飞索,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尚属新兴领域,飞索队成立之初,便从新加坡请来专业团队做培训。

  飞索运动场就是训练场,起跳、滑翔、着陆,连贯的飞索中有哪些动作要领?应怎么保护客人?又该如何保护自己?来自新加坡的六人教练组针对飞索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预判,示范再讲解,13名学员则一遍遍演练加领悟。就在这丛林深处的飞索场,团队一天比一天专业。

  专业不是自封的,实地培训结束后,教练团队对13名学员进行考核,考核成功才能获得由欧盟认证的飞行教练和救援指导两本结业证书,而所有的教练都要求持证方能上岗。

  “你看这条速降的绳索有什么特别之处?”李云凯熟练地将绳索对折,左右缠绕,一个坚固如钢铁的双八字结成功打好,“普通的八字结受力点只有500斤,而双八字结可以让承受重量升至1000斤。”除了飞索培训,团队还特意从成都安监局请来专业的救援团队进行培训,学习救援知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下一页 尾页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