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竹产业 带来金山银山 带来绿水青山

2018年04月19日 15:15:20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蔡晓慧

竹艺带动观光游
竹编工艺师年入20万元

  2016年,眉山青神国际竹艺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园区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5.5亿元。
  竹旅游带来收入上巨大变化,竹编艺人刘前兴最有感触。
  刘前兴今年59岁,是青神县西龙镇4大队的人,10多岁开始跟着父亲和哥哥学习竹编,小学毕业后,便以竹编为营生。青神县竹产业持续发展,他的生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富足。“以前是我在家里生产,编竹编工具来卖,然后给青神的几个大厂,包括著名大师陈云华的厂编瓷胎,3年前,我开始自己单干。”刘前兴告诉记者,3年前,他花3万元成立“竹韵竹艺工厂”,进驻竹编产业园区。由于自己从事该项工作40余年,加上每年要被邀请参加竹博会,认识了不少外地商人,靠着外地商人日渐增长的订单,工厂逐渐运转起来。
  “我主要是从事立体竹编,编花篮、果篮、灯笼、果盘等等,这两年,来园区的游客越来越多,每个月零售给游客,就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今年游客很多,现在才4月份,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卖给游客的收入在7000块左右。”
  刘前兴说,成立工厂3年来,依靠向游客零售和承接的订单,他的年收入达到了20万左右,而以前“打零工”时,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现在园区建设越来越好,刘前兴便琢磨着“扩产能”——把女儿和儿媳妇叫到工厂来帮忙,“以后,厂里面还要扩招工人。”
  被眉山市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刘前兴,如今每年平均要外出培训两次,去年在云南华坪县和贵州培训,今年5月,还要前往贵州教学生传手艺。

半城山水半城竹
竹编产业园远景产值150亿元

  青神竹编,源远流长,据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产业股股长任培林说,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已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竹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唯一集竹科普教育、竹艺展示体验、竹制品会展交易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和全省唯一的专门抓竹产业的园区。力争到2030年,建成以竹编文化为核心,集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产业聚集、教育科研为一体的国际竹编产业园、国家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产值达到150亿元。
  届时,青神将实现“半城山水半城竹”的绿色生态目标。
  此外,青神县也将为建成国际平面竹编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全国竹产品交易中心、全国竹子研究中心等目标持续发力,加快推进青神竹编申报世界非遗工作,让青神竹编文化成为中国品牌。
  2012年起,青神就发文,要求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每年栽种竹子50窝以上。县级部门干部、村组干部要栽竹25窝以上。当地还对竹子栽种、成活等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形成竹海景观。
  “我们像对待初恋一样爱它,它也回报我们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刘前兴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刁明康李庆

原标题:青神竹产业 带来金山银山 带来绿水青山

首页 上一页 [1]  [2]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