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千河之省的“治水使命”

2018年07月16日 09:26:17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记者 闫新宇 编辑:崔凤娇

  从“谋篇布局”到“探索实践”

  四项行动综合用力

  河湖之病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治水千头万绪,河长怎么干?

  河长制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落实河湖管护责任,当务之急是污染防治。对此,四川重拳出击,全力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今年底前,力争完成不符合设置要求的入河排污口整改及所属污染源综合治理。

  河湖管护,任重道远。四川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科学引领和分类施策。

  治水方式在变——

  5月30日,四川省首个河长制办公室法官工作站在崇州市挂牌成立,崇州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正式入驻崇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形成全省首例“河长+法院”的联合监管制度。此举旨在推进河长制湖长制立法调研,将涉河涉湖管理保护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

  遂宁创新推出“河长+警长”机制,市、县、乡、村逐级实现河长与警长的一比一选配,形成了严厉打击涉河(湖)等违法行为和强化环保宣讲教育的合力。辖区公安民警协助河长进行河道治理,关停搬迁河流80米范围内的养殖场和专业养殖户737家。

  手段更多元——

  全省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全面查清涉河建设项目,重拳整治非法侵占河道等突出问题。

  持续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无尘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处理方式。

  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在涪江流域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

  行动更坚决——

  加强水资源保护,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120个环境违法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开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697个,有效整治国家挂牌督办的99条城市黑臭水体,完成1979个村庄环境整治。

  重点整治水污染严重流域,编制完成《沱江流域水质达标攻坚方案(2020年)》以及球溪河等污染严重的不达标水体达标方案。加强执法监督,开展长江干流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和河道砂场、堆场清理整治行动,河湖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更广泛的影响在岸上。四川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涉河建设项目清查,重拳整治侵占河道、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制定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方案,全省划定禁养区5895个,关闭、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1.3万家。对全省主要河流1745处规模以上排污口进行了重点规范整治。

  从沱江到岷江,从金沙江到大渡河……一个个规划,一座座污水处理厂,一个个断面监测逐条确定生态基流,河流水质持续向好。

  “没人来挖沙子了!”住在广汉鸭子河边的村民王宏发现,往日污浊的河水,开始持续变清。落实河长制以来,当地全力打击非法采砂,关停沿河排污口。经过长达10个月的综合治理,当地出境水全部达标。

  从“河长治”到“全民治”

  共建共享久久为功

  河长制实施一年多来,四川河流容颜初变。

  绵阳雎水镇红石村河段从一条“泥沙”河逐渐恢复成为“碧波”河;涪江河道岸线经过生态修复已重现昔日“河畅岸绿”的模样,每到傍晚,周边散步的居民比比皆是……随着一条条河流旧貌换新颜,生活环境愈发让人神清气爽。

  河流治理非一日之功,成果来自河长,也来自全民治理。

  6月14日,又有3名“记者河长”在阆中走马上任,他们将参与监督该市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情况,曝光各级河长不担当、不作为、不爱河、不护绿等行为,以及各级各部门在河长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南充创新推出“记者河长”。5月底至6月初,南充此前聘请的11名“记者河长”分成6个小分队分头出击,进行了长达一周的巡河。巡访结束后, “记者河长”把发现的问题和河长制工作亮点,通过情况反映和媒体公开的形式展现出来,助推南充市河长制工作深入开展。

  除了“记者河长”,我省还积极调动群众的力量,让基层河长不再“孤身奋战”。

  6月13日,成都市双流区举行第一届“民间河长”聘任仪式,10位“民间河长”领到了自己的聘书,他们将参与河湖管理及保护工作。双流区河长办负责人表示,招聘“民间河长”旨在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河长制工作,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使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更加符合群众需求,实现社会协同治理。

  四川涪江支流芙蓉溪,流经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金玉村、明月村等多个村。去年年初,当地成立了“芙蓉溪忠兴段河道管护协会”,有260多户村民900多人成为会员,大家对河流的治理热情空前高涨。如今,绵阳已组建河湖管理协会56个,设立群众会长,吸纳会员4380人,形成自我维护、群管群治的河湖管理新格局。

  在全民治河过程中,四川这样的举措还有很多。

  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四川河流治理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元旦刚过,水利部和环保部对四川河长制工作进展进行了全面“体检”,充分肯定四川河长制工作做法和成效,认为四川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举措实、效果好、亮点多。

  “今年是全面深化河长制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施湖长制的第一年。巩固、深化、提升是下一步治理河湖的关键词,也是主要方向。四川将继续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年底前全面建立湖长制,把水库、湿地纳入湖长制工作范围,同样由地方党政‘一把手’出任湖长,同样明确湖泊管理保护地方党政同责,力争使全省河湖管理保护再上一个新台阶。”省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忆往昔,滔滔江河,洪涛漫卷,探索河长制,四川步履铿锵,不辱使命;望未来,河湖长制,治水大计,责任在肩,使命在前,四川将砥砺求索,于时代中谱写“重整江山”的治水图卷。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闫新宇)

首页 上一页 [1]  [2]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