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突袭 “双遗产”遭遇重大挫折
川北王皮影,自清康熙初年第一代传人王家禄到今,已历经8代逾300年。如今,川北王皮影拥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顶桂冠,成为屈指可数的双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彪、王访兄弟作为当代王皮影传承人、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四川皮影)代表性传承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长期以来致力于四川皮影的传承和发展,成立传习所,免费培训学员弘扬非遗文化。7月12日,接到防汛通知后,王彪、王访兄弟当天就用木箱和纸箱将相关物品打包,轮流值班监管洪水上涨情况。7月13日上午11时,洪水持续上涨,到中午13时前,已持续安全转移实物一万余件。转移过程中洪水又猛然上涨,短短30分钟内就淹没进屋达50厘米深,搬迁转移通道水深已超过1.2米(这次洪峰涨势凶猛、迅速,带有明显浪涌现象),虽然还有部份会游泳的同志坚持要继续转移,但考虑到人身安全,公安执勤人员强制撤离,王彪和家人推着车子想要越过警戒线转移剩下的皮影,却被执勤民警和街坊拉住了。“老王,警戒位置都涨水这么高了,你的基地临江,涨水更严重,人的安全最重要!”此时还有大约8个大纸箱、音响2套,黄牛皮若干没有搬出来,浸泡水中直至7月14日上午洪水退后。
得知灾情后,阆中市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抢救措施,南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家喜当即表示要全力抢救抢修,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冯青龙赶往阆中,实地查看王皮影受灾情况。
这次洪灾造成的损失将严重影响川北皮影艺术团承担的皮影艺术传习班的传承教学和100场次公益性宣传演出等重点保护工作的开展。尤其是10月将在阆中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大赛”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会亚太委员会将参加王皮影园区落成典礼并为王皮影实践基地揭牌等活动的举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据悉,川北王皮影是四川乃至中国皮影典型代表,亦是当代保存较好的川派皮影之一。自清康熙(1666)年第一代传人王家禄创始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了。300多年来,川北王皮影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至今仍然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川北王皮影生长于川北丰沃的民间土壤,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将神圣与世俗功能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祭神、愉人、消灾、贺喜等民间仪式功能。现今,皮影的仪式功能逐渐减弱,但是其艺术审美功能逐渐增强,故对于皮影的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具有重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来源:记忆四川 图文:廖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