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康高速(图片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亮点:攻克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
雅康高速建设过程中攻克了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全长13459米的二郎山特长隧道。这个被称为“川藏第一隧”的隧道穿越13条区域性断裂带,建设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被誉为地质博物馆。
“我们在全国首次设计有大段面多功能交通转换带、景观带和抗震扩大段(长260米)的隧道,为运营安全管理、四川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预留抗震变形及补强空间,保证隧道有效建筑限界。”该负责人介绍,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建设者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地下风机房网络洞室群开挖支护、交通转换带大断面开挖支护、长大隧道反坡施工、岩爆瓦斯溢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同时,雅康高速完美解决了高原地区公路修建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所有上下边坡、互通立交、弃渣场均实施了生态恢复。累计完成绿化115万平方,栽植乔木3.8万株,灌木13.9万株。“我们在省内首次实现设计互通综合体,变废为宝。”四川交投藏高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喇叭河互通设计为综合体,能消化附近6个隧道的弃渣100万立方,既有效解决弃渣难题,又节约弃渣占地、提升服务功能。
【雅康高速创下这些第一】
1.泸定大渡河大桥雅安岸隧道锚长159米,为世界第一长隧道锚;
2.二郎山特长隧道长13459米,为全国已通车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隧道长度第一;
3.泸定大渡河大桥主跨1100米,为省内已通车高速公路第一;
4.机电工程共安装1500个高清摄像头、3.5万盏隧道灯、538台风机,造价约10亿元,为省内已通车高速公路第一;
5.隧道长度达72019米,为省内已通车高速公路第一;
6.桥梁钢结构用量达32270吨,为省内已通车高速公路第一。
【雅康高速开创了“七个首次”】
1.国内首次使用隧道智能动态照明景观系统,有效缓解驾驶疲劳;
2.国内首次在高海拔峡谷地区复杂强劲风场环境下,采用缆索吊装系统吊装千米级大桥主梁,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首次采用隧道内拼装顶推大跨径曲线钢箱梁工艺;
3.二郎山特长隧道国内首次完全实现斜井洞内反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国内首次建设多功能交通转换带,有效保证运营交通组织;
4.国内首次建设共用一栋服务综合楼的立体双边地形服务区(泸定服务区),有效利用有限空间满足服务需求;
5.省内首次运用北斗卫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有效保证高陡边坡稳定状况动态受控;
6.省内首次全过程采用沥青砼拌和信息化管控系统,有效保证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全过程受控;
7.省内首次系统对全线景观绿化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有效提升公路景观、传承公路文化。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