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里“陪读”妈妈 把脑瘫女儿陪进了大学

2017年08月31日 09:23:19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李庆 编辑:邱令璐

 全国“最美家庭”黄惠鹂家庭。

东坡区评选百名优秀公民。

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佳(中)。

  8月21日,眉山市、东坡区两级妇联领导来到眉山市三医院家属区,为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黄惠鹂家庭颁发全国“最美家庭”奖杯和荣誉证书。这是眉山市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
  
  眉山女孩王景丹因从小脑瘫被列为肢体一级残疾,初二时其母亲黄惠鹂辞去护士工作,陪着她到学校上学,爸爸则专心赚钱养家。七年来,一家三口过着拮据又幸福的日子。
  
  让人欣慰的是,2015年,王景丹以526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圆了大学梦。
  
  陪读七年
  
  妈妈陪着女儿从初中到大学
  
  眉山市三医院家属区,推开斑驳的油漆门,4间小小的房间、几件简单的家具,朴素中不失洁净,这便是脑瘫女孩王景丹和“陪读母亲”黄惠鹂的家。
  
  “景丹,休息一会。”听到妈妈的招呼,王景丹放下书,缓缓走向沙发。20岁的她,白皮肤,圆脸,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书是要看的,琴是要弹的,网是要上的。”谈到自己的暑期生活,景丹语气风趣。在客厅的电视旁,乒乓球星马龙的海报特别醒目,这是王景丹目前最爱的球星。“她以前最喜欢麦迪,麦迪退役了,现在开始喜欢马龙。”黄惠鹂说,女儿运动神经受损、生活无法完全自理,但最向往的,是能穿上球服在球场上自由奔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各种球类比赛;最欣赏的,是体育运动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9个月大时,王景丹被确诊为脑瘫。从小,都是保姆陪着景丹一起读书。“初二时,考虑到景丹长大了,保姆陪同不方便,我就辞职全身心陪读。”黄惠鹂说,小景丹在教室里学习,自己就在老师办公室看书,而景丹的爸爸,就上班挣钱,回家做饭。这期间,黄惠鹂自学考过了护理学中级和会计从业资格证。
  
  王景丹高三时,黄惠鹂又开始给女儿制作高考日历卡,卡上黄惠鹂会写下鼓励的话、生僻难字等,每天一张,王景丹则在卡片背面写下话语回应。记者看到,第一张卡片从2014年9月9日开始,每天一张,总共有188张,摊开来,几乎能铺满整个茶几。
  
  2015年,在父母和大家的关心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王景丹考上了大学。“最难忘的,是女儿用勤工俭学的工资,给我在网上买了件衣服。”黄惠鹂说,再过几天,大学开学,王景丹要读大三了,自己又要陪着景丹回珠海了。“其实我们这个家庭算不上最美,因为我和老公照顾女儿是应该的,我们没对社会做大的贡献,奖应该颁给其他人。”
  
  多个东坡好儿女涌现
  
  事迹感染全国
  
  不只是黄惠鹂家庭,近年来,作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老家,眉山市东坡区涌现出多个东坡好儿女,美好的故事感动全国。
  
  东坡好儿女李俊英自2009年从事志愿服务以来,组织或参与志愿活动200多次,多次获得全国、全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16年12月12日上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东坡区的李俊英作为四川全国文明家庭获奖代表之一出席了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16岁的东坡好儿女李佳,为了让骨髓匹配达到最佳效果,力求让自己的体重和妈妈接近。她猛吃肥肉半年多,强迫自己增重10公斤。妈妈瘦了,李佳又艰难地把自己的体重减下来……2016年9月27日,“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经过4个月的寻找和推荐,最终从全国征集的800多位少年儿童中推选出10位“最美孝心少年”,东坡区广济乡的李佳荣获2016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
  
  东坡区环湖中学的李东骏同学因父亲患癌症病逝,留下了大笔债务,坚强的他婉拒了学校领导、老师的物质帮助,利用课余时间捡拾废品卖钱补贴家用。虽然李东骏绝大部分课余时间在忙家事,但他从未落下过功课,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发明,多次获奖。2017年,李东骏同学获得全国“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
  
  “1234”工作法
  
  激励更多东坡好儿女
  
  东坡好儿女频现,当地如何激励?眉山市东坡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2017年,眉山市东坡区采取“1234”工作法,奋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让全区涌现更多东坡好儿女。
  
  该区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提出“2017年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年”。全区上下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建设“富裕美好人文新东坡”提供坚强的精神力量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两份文件”压担子。一是以区委名义印发了《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四大工作任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本土化、制度化、有形化。二是印发《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将四大工作任务细化为41个小项,并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个层面”全动员。一是区委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暨百名优秀公民表扬大会,表扬了“十佳脱贫致富先进”、“最美乡村教师”等10个类别103名“百名优秀公民”和受全国表彰的先进个人,并对全区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对照区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形成本单位工作方案,形成全区上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三是各村(社)结合实际,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建设一批文化长廊、文化景观、文化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项任务”增实效。一是围绕典型选树,开展百名“东坡好儿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美德少年”“最美志愿者”等评选表扬活动,建立“榜样人才库”,并及时向上推荐,让六项评选表扬活动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有效平台。二是围绕文明创建,开展“争做文明户、共建文明村”和“争做文明业主、争创文明小区”等评选活动,完成好区级文明单位、文明村社验收和命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文明基础。三是围绕立德树人,加快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的打造和区级文明校园创建,从2017年开始,全区初一学生必须参观三苏祠、三苏博物馆,把三苏文化作为初中、高中教学的乡土教材,切实让东坡儿女人人都了解三苏父子,人人都能讲三苏父子。四是围绕雷锋精神,突出抓好志愿服务工作,成立东坡区社会志愿者服务中心,新建一批标准化志愿服务站点,孵化转化一批社会志愿公益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证。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庆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