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村民收集古代建筑构件搭出“古宅” 自称值亿元

2017年11月03日 08:05:36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毛玉婷 编辑:许成嵩

  过往

  遇一幅假字画后转向古建

  51岁的杨跃宣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读过两年书。早年,他外出经营玉石、茶叶等生意赚了钱,随后迷恋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刚开始,他喜欢收集青铜器、陶瓷、字画等古玩。有次,他花了400万买了一幅号称张大千的字画,后经专家鉴定,才知是仿品。

  觉得“古玩水太深”,加之自己做过十来年的木材,于是,他将收藏兴趣转向了古建。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再购买字画,但他依然有着字画情结。他希望有一天,能请来一个字画名家,就在他的“杨府”泼墨走笔,届时,他会拍下视频,以证真伪。

  随着“杨府”走红,杨跃宣也越发忙碌起来。他说,现在每天有两三百人来参观。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迎客上千人,曾有一天,创纪录地接待了3千人。他遇到过广东、台湾人专门“打飞的”而来。杨跃宣说,远来游客想要在村子里过夜,可惜村子里还没建起民宿。曾经,他遇到一位参观者,当天早上10点半就过来,一直赏玩到晚上七八点,随后又回到筠连县城,第二天早上8点,他又来了,又一直看到天黑。

  为了维护古宅,现在,杨跃宣请来7个工人,其中6个人分别在三层楼里看护各个楼层,并为来宾讲解。还有一个工人主要负责打扫卫生,做饭。工人每个月每人发两千元的工资,加之勤杂费,杨跃宣说,每月的维护成本近3万。

  对话

  亿元“杨府”?

  “古宅的价值没法算”

  你说修建古宅花费上亿,是怎么算出来的?

  杨跃宣:人工工资支出300余万,其他材料也花了那么多钱。古宅的价值没法算,因为很多值钱的是朋友送的,并不是花钱买来的,没有一个详细账。

  现在每个月维护支出那么多费用,有没有想过以古宅赚钱?

  杨跃宣:如果考虑赚钱,我就不会选择回到家乡来修了。放在交通发达地区,才是盈利的好地方。我就是想带动家乡发展,才会选择回家乡建古宅的。我想,以后如果要收费,也是1700个村民一起赚钱。

  自己修古宅,会不会有建筑上的瑕疵?

  杨跃宣:还是有,三楼的几片瓦搭得不实,现在还会漏雨。另外,屋檐也短了一点,我还会完善。

  如何确定搭建这座宅子物件的年代?

  杨跃宣:之前做过木材,还是懂的。我能辨别木材质地,也能通过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以及木纹来判断。

  如果999扇门都是古建原件,那为何其中很大一部分的长度、雕花会这么一致?

  杨跃宣:它们很多是旧城改造拆下来的,也有很多也不一样长。

  现在古宅有没有保护措施?

  杨跃宣:下雨时,我会把对联取下,以免打湿。每隔一年,我都会刷一遍桐油。平时,防火防虫,我都在做。

  有没有想过,在古建原件上刷漆,可能是一种破坏?

  杨跃宣:原材料颜色不统一,有些以前有彩绘。如果不综合成一个风格,很难看。虽然刷漆了,但它的凹凸不平还是可以体现岁月的痕迹。

  原标题:宜宾村民搭出“古宅”自称值亿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