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雅在练车。(受访者供图)
2017 记录
□本报记者 何浩源
小轮车一向被认为是“潮男”从事的运动,而成都一个18岁的女生黄莉雅却能够把小轮车玩得“飞起”。4月24日,黄莉雅正在备战5月底第六届成都欢乐谷杯2017极限精英挑战赛的小轮车绝招赛,只见她骑着小轮车从滑道上飞驰而下,花式转弯之后又急速弹起,旋转、跳跃后又平稳落地,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黄莉雅15岁开始玩小轮车,到现在已经接近四年,四年之中她的技术日渐纯熟,还拿到过2015年国际极限运动巡回赛小轮车街式赛女子组的第二名。
黄莉雅是一个典型的成都姑娘,长头发、大眼睛、皮肤白皙,坐着的时候透露出一股秀气。但是她有一个霸气的网名“shark(鲨鱼)”,用黄莉雅自己的话说,“我想让自己像鲨鱼一样强大。”
其实黄莉雅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认为运动能让她有一个更加强健的身体,所以让她学了体育。黄莉雅学过篮球、田径、标枪,但是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对运动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有段时间极其厌恶训练,甚至厌恶一切和运动相关的事。”直到15岁时有一天,黄莉雅在街上看见有人玩小轮车,她立刻被这项运动迷住了。“看见他们可以骑着车做那么多酷炫的动作,真的好羡慕。”黄莉雅说。
她回家一说要玩小轮车,立刻遭到父母反对,理由是“玩小轮车太危险了,摔了怎么办?”在黄莉雅软磨硬泡下,父母终于给她买了一辆小轮车。
一开始,黄莉雅只是平稳地骑,而不敢做动作。身边的朋友也觉得黄莉雅玩小轮车不过是一时兴起,很快就会放弃。但是黄莉雅却不这么想,既然喜欢小轮车,她就一定要把小轮车玩溜。
她吃了不少苦头。“小轮车和自行车有点像,但和自行车相比,把小轮车玩溜要难得多。”黄莉雅说,玩小轮车需要身体具有很高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而且练习的过程也是漫长而又枯燥。腾空、翻转、倒车转身……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动作都需要成千上万次重复练习。最开始练习倒车转身时,黄莉雅也完成不了一百八十度的旋转,“那就先旋转十度,再二十度,再三十度。摔倒了,就再爬起来,直到成功为止。”
黄莉雅在小轮车上有一定的天赋,练车以来她没有参加过正式的培训,也没有请过专业的教练,主要是自己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莉雅的坚持也终于得到了回报。从2014年开始,黄莉雅连续三年参加了国际极限运动巡回赛小轮车街式赛。第一次她报名参加了青年组的比赛,当时所有参赛选手里面只有黄莉雅一个女生。她说,“这次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能够参加比赛已经很满意了。”
2015年,她报名参加了女子组的比赛,这一次她拿到第二名。回想起这次比赛,黄莉雅觉得难以置信,没想到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一次她在比赛中找到了自己和国外车手的差距,知道了哪些地方需要继续改进。
玩小轮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黄莉雅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在2016年的国际极限运动巡回赛上,最后一轮决赛时她把左肩摔错位,只能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剩下的比赛,最终只拿到了第四名。
虽然经常受伤,但黄莉雅从来没想过放弃。“我享受无数次失败后成功的感觉。”黄莉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