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世界文化名城 留蜀风雅韵 成都60条特色街道纳入保护

2017年04月29日 07:54:16 来源:成都晚报
汪兰 编辑:许成嵩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经出炉并在其官网予以公告,成都的宽窄巷子等4个历史文化街区、“少城-祠堂街-人民公园风貌片区”等14个特色风貌片区、玉林西路等60条特色风貌街道以及27处工业遗产,都将纳入到此次规划得到完善的保护。

  “三城相重”

  保护少城、皇城、大城

  街巷一直是成都最大的特色,尤其是从秦朝建立成都城到清朝形成少城、皇城、大城的“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从每年宽窄巷子的庞大人流量就能看出,游客对成都历史遗存的喜爱。在这次规划中,对历史城区的保护以成都古城为主体,主要覆盖唐朝形成的两江抱城区域,即唐罗城范围,面积约13.44平方公里。同时,坚持历史城区格局的整体保护,保护“三城相重”的古城格局和街巷肌理。保护城墙遗址、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水系、重要的视廊与市域、传统建筑形态,提升历史城区的园林绿化水平,控制历史城区建设强度与人口规模。

  城乡并重

  水系、山脉也要重点保护

  记者了解到,为统筹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乡发展,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遗存与文化特色,本次规划构建了全面的保护体系。为延续孕育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山水园林”自然文化生态格局,建设川西特色田园风貌与村落文化景观,规划重点保护龙门山、龙泉山脉,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都彭灌区、都郫灌区、崇大灌区、邛蒲灌区等精华灌区,川西特色林盘等资源和景观。

  为保护市域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成都自古以来集商贸、交通、交流为一体的文化廊道,包括古蜀道、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对文化廊道沿线古驿站、古驿道、历史建筑与历史构筑物、古树名木、考古遗址、文化景观,将进行系统性保护并打造文化旅游专线。据介绍,四条文化廊道将分别延伸至三星堆、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香格里拉及峨眉山-乐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特色街区

  延续院落风貌 建筑要控高

  四大历史文化街区纳入此次保护规划中,在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建筑高度限制为12-24米。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地面至建筑檐口的高度不超过9米,局部不超过12米。按照规划,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内要保护并延续传统民居院落风貌,建设控制地带内保持空间尺度,建筑色彩、风格应与传统建筑形式统一,建筑体量不宜太大。

  针对“少城-祠堂街-人民公园风貌片区”“文殊院风貌片区”“水井坊-镋钯街-耿家巷风貌片区”“大慈寺-四圣祠-春熙路风貌片区”“武侯祠三国文化街区”“国学巷风貌片区”“大学路风貌片区”“东郊记忆风貌片区”“玉林风貌片区”“峨影厂风貌片区”“文庙街风貌片区”“川音风貌片区”“铁像寺水街风貌片区”“浣花溪自然文化风貌片区”等14个特色风貌片区,因典型反映成都市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将受到保护。特色风貌片区内不减少街道数量、控制建筑高度、不破坏建筑风格和色彩的整体性,逐步整治片区内部街道界面。

  此外,成都将保护体现锦城文化历史内涵、富有特色街道活动、景观特色鲜明的特色风貌街道60条,包括春熙路、琴台路、祠堂街、奎星楼街、玉林东路、玉林西路、老半边街等,保护原则为红线不拓宽、景观不减绿、建筑控制高度、不破坏现状风貌特征、不破坏传统文化。

  成都还将保护包括机车车辆厂办公室、国营132厂、峨眉电影制片厂、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等近现代工业建设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维护、修复,尽可能运用原有材料对建筑原有结构进行加固。在保证外观完整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功能需要进行内部装修,建筑立面的改造整治应注重于周围环境的协调。

 [1]  [2]  [3下一页 尾页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