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物修复师:木漆器“航空母舰”一修十多年

2017年05月02日 06:19:43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宦小淮 编辑:覃贻花

刘晓彬(右)与杨弢(左)正在清洗发掘出来的漆皮

等待修复的漆皮

  “仅11.8米的船棺就足以开创历史性的修复工作。”成都出土的漆器,一件的大小就能抵过湖南战国漆器几十件。可别小看这些漆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皇室贵族才能享有。成都出土这么多“奢侈品”,与天府之国的富饶、经济水平发达不可分。

  水平之高

  成都漆器代表了汉代用漆工艺的最高水平。“很多人在博物馆看过这些漆器文物后都问是不是后来画上的。”杨弢替文物“叫屈”,“天地良心啊,纹饰本来就这么精美,想画还画不出来呢”。而在老官山汉墓中出土的医学书简则是一种知识水平的象征。

  文化融合

  在商业街船棺出土的漆器上,一个回龙纹与山东枣庄徐楼村出土青铜器上的纹饰相同。两千多年前,跨越两千多公里,“这说明在那个年代就有了文化交流。”杨弢表示,蜀地本来就是一个文化中转站,南亚文明和中原文明在这里融合。

  成都博物馆内,素有镇馆之宝之称的经穴漆人、医学竹简总是引来不少人注意,漆器上脉络清晰的穴位,总是让人难以置信。“是不是假的哦”?出土木漆器保护研究人员杨弢听到过市民质疑的声音,这倒是逗得他哈哈大笑,“不生气,这说明巴蜀大地上出土的文物精美绝伦。”

  穿越千年,重回博物馆,不少文物都要经历一个修复过程,文物修复师往往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杨弢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要面对一些“重症”文物,日复一日地工作,让文物恢复原貌。

 [1]  [2下一页 尾页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