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优化拓展城市空间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2017年05月02日 06:50:45 来源:成都日报
记者 袁弘 编辑:覃贻花

  怎么做?

  着力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结合市域资源本底条件,成都将着力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优化和拓展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东进”,就是沿龙泉山东侧,着眼于推动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提升首位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开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主战场”,塑造四川省工业脊梁,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未来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为建设国家制造强市作出贡献。

  “南拓”,就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空间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建成行政政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基础产业服务基地,将科学城打造成为“西部创新第一城”。

  “西控”,就是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和产业发展层次,保护西部生态田园城市形态。

  “北改”,就是建设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保护好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

  “中优”,就是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例如实施宜居水岸工程,开展水文化复兴规划,完善“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的水网体系,打造“六河贯都、百水绕城”的水灵成都。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构建“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深入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强化成都“首位城市”责任担当,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全面改革试验和建设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契机,促进区域设施共建、产业协作、功能统筹和环境共治,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共建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围绕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产能合作两大开放重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积极推动与川南经济区协同发展。以成渝深化合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川东北经济区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推进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分工协作,强化长江经济带上游极核,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共同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以资源开发、旅游合作为重点,强化与攀西经济区协作。以建设成阿、成甘等飞地工业园和省内对口帮扶为载体,加强与民族地区在清洁能源利用、绿色产业深加工等领域合作。

  本报记者 袁弘

  

首页 上一页 [1]  [2]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