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已有50万辆共享单车 每天300万人次骑行

2017年05月05日 08:29:45 来源:成都晚报
记者 黄尚斐 编辑:覃贻花

  党代会热词看民生

  今日主题

  分享经济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分享经济强调的两个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我市要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

  数字·单车

  单车数量:50万辆

  累计服务:10000万人次

  注册用户:460万人

  日均服务:300万人次

  每车服务:超6次

  从位于高新西区的公司办公室到位于人民南路四段的四川省建设厅,55岁的建筑公司总经理张元几乎每周都会重复这样的路程。在地铁2号线开通以后,虽然地铁出行是他十分中意的出行方式,但从地铁站到目的地两端的距离却让他犯了难。走路远了点儿,时间久了点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张元宁肯提前驾车出门,也不愿选择公共交通。“现在好了,出了地铁站,骑一个共享单车就能到地方,又快又方便。”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张元几乎放弃了自驾办事的想法。在成都,随着共享单车取得的良好发展,共享汽车、共享停车位等新业态新产品也相继亮相,分享经济让成都人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

  共享单车

  460万成都人注册 累计服务过亿人次

  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成都共拥有50万辆共享单车,注册用户数为460万人,累计服务超过1亿人次,近期日均骑行超过300万人次。“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的出行模式,成为许多市民眼中实惠便利的出行选择。“共享出行是分享经济与传统交通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只求所用、不求拥有’的经济模式,能用较少的交通工具存量满足较多的服务需求,这与绿色发展要求一致。”在市交委主任刘兵看来,共享单车能有效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年前,摩拜单车从上海开始,逐渐扩张到国内50多个城市,并以北上广深蓉等五大城市为主要阵地。目前,摩拜单车累计投放超过365万辆智能共享单车,日均订单量超2000万单,在五大城市的投放量均超过20万辆。去年11月16日,摩拜单车正式入驻成都,如今的投放量位居全国前五。就在摩拜入驻成都后的一周,Bluegogo小蓝单车宣布“抢滩”深圳,年底进入成都市场,先期试投车辆超过8000辆。目前,在蓉投入量已超10万辆,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20万辆,目前每辆车日均骑行率为7—8次。起源于校园的ofo小黄车,2015年9月在北京正式上线以来,短短一年半时间,全国覆盖城市已达40多个,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过3亿次。自去年年底正式入驻成都以来,目前ofo小黄车的投入量已超过15万辆。ofo成都城市经理周伟国介绍,根据后台数据,ofo小黄车在成都的骑行率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30分,都处于平峰状态,每辆日均骑行率为6至7次。三环路内热门商圈、景点、地铁沿线和公交站点附近等区域都是ofo运营车辆的投放热点。

  为了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保障成都市民使用共享单车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区域非机动车停放区位技术导则》,在人行道等公共区域统一设置停放区位,成都街头出现了“白底绿标”共享单车停车位标线。市交委正加快制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管理办法》,扶优限劣,促使运营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服务质量。市交委运输处副处长李乔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各企业根据投放总量、技术质量等综合指标配备相应工作人员的情况,将被市交委考虑纳入对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管理的内容之一。

  共享汽车

  成都已投放近千辆 可替代5000辆私家车

  随着共享出行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也悄然进入成都。“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可极大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市交委主任刘兵告诉记者,根据测算,1辆分时租赁汽车可有效替代5-8辆私家车。

  目前,在成都运营的企业主要有EV-CARD、盼达和SODA出行三家,共投入新能源汽车900余辆,其便捷的注册、取车、还车和结算支付方式,以及经济实惠的特性,得到了市民的认可,运营企业积极性高涨。眼下,成都市交委正加快拟定相关方案,将适时出台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发展指导意见。

  共享车位

  共享私家车位 每月收益可超300元

  停车难、停车贵一直是困扰很多城市的老大难问题,成都作为拥有私家车第二城,拥有420多万辆车,车位140万个左右,停车场5000余个,住宅产权车位60万个左右,中心城区(三环内)车位缺口在50万个以上。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包括成都在内的5个城市为第一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结合成都自身特点与发展实际,试点拟通过手机APP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动“互联网+停车”和车位共享新业态发展。

  如今,在成都运营的共享车位APP软件不少,使用也很便捷。市民只需要注册登记好相关信息包括本人电话、车牌号,从APP内选择就近楼盘小区共享车位,进入该小区后在保安亭出示手机上的进场证,然后登记取牌即可停车。

  市民晏女士的家在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的蓝谷地天域,她虽然有一个自有车位,但每次父母到她家来停车都很困难,一个车位放不下两辆车。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尝试使用了一款共享车位APP,在小区内停车场就为家人停了车。体会到便利后,她把自己的车位也认证出租出来。“停车便宜,又方便,我经常回父母家,车位空着也是空着,租出去既可以挣点小钱,也能解决别人的停车难问题。”

  晏女士告诉记者,这种共享车位软件可以让车直接停在小区内的停车场,“2元起价比在外面街道上‘风吹日晒’还6元一小时划算多了。”城南棕北国际小区的张志强一家,在这里已租住了近两年了,停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附近三四个小区住户的车很多都停在夜间路边的临时停车场,车位根本不够,很多小区建成的时间较久,一些小区甚至都没有停车位,可以说整个片区的车位都相当紧张。”张先生告诉记者,在看到小区门口贴有关于共享车位的APP的广告后,自己就尝试着用手机下载了。“用这个APP停车也不指望价格有多便宜,每天可以让车有指定的位置停,不再收到罚单就很好了。”虽然张先生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车位,但是对于共享车位这种方式,张先生和身边的邻居都愿意接受。

  锦绣光华小区有2000多住户,共有780个车位,其中660个车位属于私家车位,120个车位属于临停车位,相当一部分业主需要通过每隔3个月的“摇号”争取一段时间的停车位,而“共享车位”手机APP的引入,让一部份闲置的车位“活”起来。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共享车位软件运行标价比市场价格略低一些,将车位发布到平台上公开对外出租,一对一的车位停放出租。利用闲置时间出租的车位,根据出租时间不等,业主一月有50元左右的收益。而有些业主平时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回家使用停车位,每月出租停车位可获得200元左右的收益,也有部分业主月收入超300元。目前,这些“共享车位”收费标准是每小时0.8到5元不等。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成都市交委正加快研究促进共享停车位发展的办法和举措,整合停车资源,推动互联网+停车融合发展,推动既有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推行错时停车,鼓励有条件的居住区与周边商业办公类建筑共享停车泊位;允许个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个人所有停车设施错时、短时出租(出借),并取得相应收益等。

  市民期待

  “如果共享汽车能够发展到像共享单车一样方便,有具体的措施、条款规范的话,那么自己的汽车以后真的就是为了出去耍的时候用了。”了解到成都已经出现了共享汽车以后,市民张元迫不及待想要感受一次共享汽车。“出门办事,如果共享交通工具足够方便的话,没人愿意把自己的车开进交通繁忙路段造堵的,从某种程度上一定能够缓解道路拥堵情况,至少我肯定就会更多地选择共享交通工具。”

  “出台了那么多管理意见后,相信未来共享单车一定能够管理得更规范。”市民李刚是一位骑行爱好者,平时也使用共享单车。“不过因为发展速度太快,有些地方还是出现了共享单车大量投放后扎堆影响道路交通的情况,相信未来这些情况会因为管理而减少,大家使用共享单车也会更方便。”

  成都晚报记者 黄尚斐 见习记者 伍婷婷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