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侯初初) 记者昨日从市政府网站获悉,为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促进资源利用,进一步改善我市大气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成都市2017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我市将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确保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确保“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
《方案》提出,要积极推广田边地角堆沤还田、机械化粉碎还田、免耕沃土还田、作食用菌基料、生物质燃料等成熟技术,在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地区进一步提升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的应用水平。在政策支持上,我市将对开展秸秆还田购置秸秆粉碎机械、秸秆打捆收集机具的,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市级财政追加补贴20%;对免耕覆盖沃土还田的免费发放秸秆腐熟剂;对规模化利用市域内秸秆、年加工利用量达到1000吨(含)以上的,按照40元/吨的标准给予补贴,达到5000吨(含)以上的按照60元/吨的标准给予补贴,达到10000吨(含)以上的按照80元/吨的标准给予补贴。
在监督执法上,《方案》提出,要推广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传感器和红外辐射监控等技术,实现禁烧监控“立体化”,做到时间上不留空当,空间上不留死角。要严查重处“第一把火”,始终保持对露天焚烧秸秆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对拒绝、阻碍禁烧秸秆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