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嘉宾:西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淡力群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5日讯(董焦)5月5日,中国早茶第一展——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今年茶博会以强大的阵容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除了来自毛里求斯、缅甸等全球10余个国家的红茶、黑茶、冻顶乌龙等名茶外,四川11个茶叶主产市州也首度组团亮相,带来了川内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一主三辅”茶产品达1300多个。
据组委会介绍,本届茶博会还汇聚了云南、贵州、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700余家茶企,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具厂商也将集体亮相,堪称茶业全产业链的最全展示。
为全面展示此次茶博会盛况,由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与四川新闻网、四川商业投资集团.天府优茶共同打造的大型访谈类活动——“川茶的名义——川网茗人谈”已自今日起亮相茶博会新闻直播间,川网记者通过对四川省及各市州茶产业专家及全球知名茶企负责人展开独家访问,以揭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茶产业生态,发掘茶业背后的点滴故事。
“本届茶博会,我们带来了一款产自西藏本地的茶——墨脱茶,希望能通过四川的茶博会,把高原的茶味带到全国去。” 5日上午,西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淡力群出现在了川网茗人谈现场,捧着一款产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的红茶墨脱红,她将一部西藏产茶史娓娓道来,“今年是墨脱茶面世的第二年,改变了西藏无品牌产茶、规模化产茶的历史,这是我们作为西藏茶人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淡力群做客川网茗人谈。
茶在西藏:墨脱茶改变西藏无规模化产茶的历史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谈及对藏族的茶文化,淡力群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总结,但历史上西藏一直未大规模产茶,“常年以来都是依靠雅安、云南等地供给,走着走着,就走出了一条条‘茶马古道’。”
“但西藏茶人对规模化产茶的摸索一直没有停止,”淡力群表示,其实自己很早就想做茶这一行了,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他们还请了农业部、中科院的很多专家,到西藏各地进行实地考察,“专家团考察了西藏的许多地方,发现只有墨脱这个地方最适合种茶,因此选择了这里试种,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
根据专家的说法,一个地方是否适宜种茶,需要满足三个硬指标: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全年绝对气温不得低于-4℃和年降雨量不得低于1000毫米。其中,土壤条件是硬性标准,气温条件是为了确保茶叶生长不受冻害,年降水量则是为了满足茶叶生长必需的水分。
而墨脱茶的产地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官方的评价一直就是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墨脱年均温16℃,而且作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这里形成了一个独有的地域优势——一种无污染、原生态的状态。”淡力群介绍说,详细考察后,他们最终选定了墨脱作为生产基地,经过6年的辛苦培育,首批墨脱茶成功在2016年面世,西藏多年来没有规模化产茶的历史得以改变。
淡力群及助手在活动现场签名留影。
茶在墨脱:零添加零污染零农残的“隐秘莲花”
“墨脱茶是西藏走出来的唯一一个茶品牌,为什么叫墨脱呢?因为这个茶就产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同时,墨脱在藏语里就是‘隐秘的莲花’的意思,所以我们就选了这个特别美的名字。”墨脱县产的茶如何命名,淡力群笑称,其实并没怎么下功夫,“因为墨脱是隐秘的莲花,所以我们的茶器都是以莲花为图案,突出设计感,比较时尚。”
“可以自豪地说,墨脱茶有三个‘零’,分别是零添加、零污染、零农残。”淡力群表示,墨脱茶的底气其实更来自于其自有的品质,“ 一个好的茶业品牌,会根据茶的特性制茶,换言之,能简单的绝不复杂,要尽可能让茶叶保持‘原汁原味’。”
据报道,墨脱县茶叶目前主要种植福鼎大白、铁观音、白毫131及名山特早213、梅占等5个品种,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截至2016年6月前,当地6个乡镇已建成标准高山有机茶园13个,种植面积累计达4293亩,初具规模。
2016年,墨脱茶正式上市,首秀就是在第五届四川.国际茶博会,这也被淡力群为代表的西藏茶人视为自己和四川的另一种缘分。“第一次喝到自己的茶简直太兴奋了,”淡力群连续用了三个词来形容自己首尝墨脱茶的感受,除了兴奋,还有激动和自豪,“终于有了西藏自己的茶,我们再也不用跑遍全国各地采购了。”
从采摘、选茶到制茶,淡力群表示,品质是当地茶叶的第一关,“尤其是一芽一叶的好茶,我们制茶师傅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这也是墨脱茶品质的保障。”而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墨脱茶,这些定位为中高端的茶产品在当地企业的定价体系中却并不甚高,“只是在成本的基础上上浮了一点点,毕竟,我们的理想是让墨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