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古刹报国寺“树抱佛”古树根部腐烂 奇观濒危

2017年05月16日 05:33: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田雪皎 编辑:覃贻花

千年奇观——树抱佛。

  谜团难解

  先有树还是先有佛?至今尚无定论

  李可说,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要研究树抱佛的形成,绕不过的一个问题就是先弄清楚到底是先有树还是先有佛。古树和佛虽然被推断出了大概年龄,但要清晰地还原“树抱佛”的形成过程,还需要更进一步准确判断古树和佛龛出现的时间。

  寺内主持介绍,在对树抱佛进行考察时,专家在其旁边发现了一块造像碑。从细节雕琢、工匠处理手法等细节来看,专家推断,这块造像碑的建造时间和树抱佛中佛龛的开凿时间相距时间不会相差上百年,应该是几十年,或者更短。由此,只要推断出这块造像碑的建造时期,就可得出树抱佛中佛龛的具体建造时期了。虽然造像碑很多字都模糊不清,但专家还是从中发现“大蜀广政”几个字。根据这几个字,专家在清代道光年间的乐至县志中发现了这块碑文的全部内容。至此,可以推断出佛龛的造像年限大概为大蜀广政二十六年,也就是五代后蜀的963年,距离现在1000多年。

  佛龛的具体建造时间确定了,那么古树呢?2010年,来自四川、北京的多位专家曾专程进行过考证。当时有专家指出,栽种榕树是四川寺庙的普遍现象,不少寺庙内榕树的栽种时间与寺庙建造时间相隔不远。由于报国寺建于隋开皇二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所以古树的栽种多半为建庙后不久。由此专家推测,应该是先有树后有佛。

  但另有专家指出,在古树其中一根树根后面,还隐藏了一个小佛龛,如果先有树后有佛,人们又是如何在树根后面雕刻出如此精美的佛龛呢?推测认为,树抱佛奇观可能为先建好佛龛,旁边的树根再经过漫长的成长过程怀抱住佛龛而形成。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