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幸福“四好村” 德阳罗江“星光”熠熠

2017年05月18日 17:03:31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肖伟
      “全面创新改革看变化·全国网络媒体四川德阳行”系列报道之二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报道(沈序明):5月15日下午,“全面创新改革看变化·全国网络媒体四川德阳行”一行先后前往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产业园区和罗江县进行实地采访。

  一来到罗江县鄢家镇星光村,媒体记者们就被美丽的乡村风貌深深地吸引了。作为四川省级文明村、首批省级“四好村”,星光村地处罗江县城以东,幅员面积2.6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39户,1508人,全村以水果种植和杂交油菜制种为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星光村本着“富了钱袋子、不能穷脑瓜子”的指导思想紧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结合文明村创建和新农村打造工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多举措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罗江县鄢家镇负责人在介绍相关情况(摄影 沈序明)

  “人活脸,树活皮,不蒸馍,要争气!好日子,好风气,好习惯,要养起……”罗江县鄢家镇负责人向介绍说,这是传唱在鄢家镇星光村的群口快板《好习惯·六做到》中的一段,以提倡好风气好习惯。如今,星光村正在按照“四好村”的要求加快建设,不仅要让广大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罗江星光村(摄影 沈序明)

  据了解,实施“四好村”建设主要以硬件和软件为主。“硬件”就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及风貌整治为重点,包括农房风格风貌整治、水利基础设施改造、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而“软件”建设就是以宣传、教育、引导、着力破旧立新、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为抓手,推进可复制、可持续的“1+3”(即:农户 产业、环境、文明)共同发展模式,构建“四自”(即: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新型农村社会治理架构,实现“三讲、三爱、两进步”(即:讲科学、讲法律、讲文明,爱党、爱国、爱家,发展进步、文明进步)。

  在“四好示范村”建设中,鄢家镇立足新农村特点、立足万亩蜜柚特色产业、立足农民诗社以及罗江成功举办的诗歌节等本土特色,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建设农民诗歌大道、农家书院、民俗文化研习所,常年举办民俗活动以及为游客提供体验农事劳作的活动,把“中国罗江诗歌节”永久性放在示范区举办,把示范区域建设得更像农村,打造“岭上花开乡愁记忆农业主题公园”。

罗江星光村(摄影 沈序明)

  2016年,星光村以四川省委提出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目标为内容,设定“四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严格对照标准,在全村评选出“四星级文明户”10户,通过“星星”带动群众比、赶、超,以典型为榜样,向先进看齐,村民间互评互学互助互监督,乡风民风得到进一步淳化。

  设立“小小监督岗”,针对当前习惯、风气存在的问题,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小学生担当小小监督员,放学后检查院落的环境卫生,检查每家每户“六做到”的情况,发现做得差的及时向户主提出要求整改,让小朋友找到了价值所在。

  村民议事会组织群众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尊老爱幼、赡养老人,倡导红白喜事一切从简,反对铺张浪费相互攀比,倡导热心服公务,反对赌博酗酒。区域内村民讨论制定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监督奖惩约定》,解决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缺乏长效机制的问题。

  创作《好习惯,六做到》的快板,组建星光大嫂快板队为群众搞宣传;创作拍手儿歌《从小养成好习惯》,让小朋友在游玩中明白怎么样形成好习惯、好风气;向全镇人民发出倡议,将倡议书内容与快板、儿歌录音,通过广播循环播放,确保好习惯、好风气深入人心。邀请市县级群团部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四级联动,通过领导宣讲、专业老师主讲、本村示范户现场示范,以农民夜校、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形式进行好习惯、好风气的培训引领,切实做到“六个好”,确保环境干净、整洁、舒适、有序。截止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10次、上门服务5次、参训群众达1000余人。

  为了让示范区内老百姓养成好习惯并一直坚持下去,村民议定建立微信群,把能够发微信的村民都加入群中,开展“做得好不好,微信扫一扫”活动,广大群众人人争当播报员,随时随地用手机拍摄播报创建活动中发生的事,曝光脏乱差,表扬好习惯好风气,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中共同进步。

 原标题:建设美丽幸福“四好村” 德阳罗江“星光”熠熠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