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确立12345发展路径 打造面向世界四张名片(图)

2017年05月18日 17:21:35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肖伟

当前,德阳正面临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机遇、全面创新改革的历史机遇、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机遇、国家高新区和综保区建设的发展机遇。

面对这些机遇如何发展?德阳市委、市政府已经勾勒出了“十三五”发展蓝图……

谈发展目标和路径:确立“12345”

今后的五年,是德阳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阶段,也是德阳实现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2016年9月德阳市在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时,对德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倾力打造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发展目标,科学确立了“12345”发展路径。

即:突出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一个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全面创新改革和成德同城化“两个一号工程”,切实做到率先进入转型发展快车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三个率先”,加快建成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示范市、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四个示范”,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全面小康“五个走在全省前列”。

力争到2018年,全市GDP总量突破2000亿元,到2020年突破2500亿元。同时将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抓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大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力争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突破4万元、2万元。


谈城市定位:发给世界“四张名片”

德阳面临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机遇、全面创新改革的历史机遇、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机遇、国家高新区和综保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倾力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的发展目标,这是德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四张名片。

今后五年德阳还将坚持保护和用好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深度挖掘三星堆文化、儒家文化、三国文化、绵竹年画等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国际化的文旅小镇,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城市建设等结合起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此外,在成都北部新城建设上,将按照与成都的区域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政策机制“六个协同”路径,加快成德同城化的步伐。重点推进交通建设协同,开展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3年建成“天府大道北延线”,对接刚刚出台的成都轨道交通远景规划,制定德阳市轨道交通规划,启动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升级,实现成德段轨道交通全面公交化运营。

谈脱贫攻坚:抓好脱贫22个专项计划

“今年我不用再出远门了,每个月在村上的枣子扶贫产业园股份专业合作社有1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更能在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和病重的儿子。”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让罗江县慧觉镇龙王村3组的贫困户刘木贵的心里乐滋滋。

像这样的扶贫产业园,在罗江已经建成了慧觉、新盛、鄢家、蟠龙、金山、白马关6个镇建设规模大小不等的贵妃枣、春见、蓮藕、蚕桑、雪竹、中药材等12个不同特色产业的扶贫产业园区。这也是德阳一直开展的产业扶贫。

今年,德阳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脱贫,深入抓好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组织实施交通、水利等22个专项计划,确保贫困户“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全面完成。

同时,深入实施“三优两高”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抓好现代粮食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原标题:德阳确立12345发展路径 打造面向世界四张名片(图)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