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00岁的作为“准古树”保护
“我市现正进行新一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数据收集今年5月基本结束,由省林规院、川农大、市园科所专家对各区(市)县普查成果进行审核,基本完成全市古树名木普查和资料建档工作。”李智彪说。此外,我市正对50年—100年的树木进行摸底,后续将纳入后备古树进行管理,“每棵树木都将挂牌,采取与古树相同的管理办法,作为‘准古树’进行养护,保持古树名木的传承。”
据悉,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成都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执行情况,搜集参考国家、省、市关于古树名木管理的相关条例、办法以及北京、广州、重庆等古树名木管理先进城市经验,成都将修订完善《成都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实施细则》,“我们也将把古树名木纳入绿地树木认建认养的范畴,鼓励单位及市民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中来。”
○“你”问“我”答
不知道街头开的是什么花?对“成都增绿十条”细节不清楚?对我市的增绿工作有相关建议……即日起,你有任何疑惑,都可通过本报热线“962111”或@成都晚报官方微博,将问题告诉我们。记者将邀请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为你答疑解惑。
市民:夏日的成都,绿意满满,可走在街头,却叫不出街边植物的名字,能否对特色街道增设相应的科普提示牌,介绍花卉苗木的品种、花期等信息?
市绿委办副主任李智彪:街头绿化本身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科普的功能,科普提示牌等相应的基础设施后续会逐步完善,同时推荐爱绿爱花的市民朋友下载花伴侣、形色等植物识别类APP,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