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优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生活性服务业
锦江区 将着力构建“1+1+3”的主导产业新体系:两个“1”分别是总部经济和新经济,“3”是商业商务、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三大主导产业。在产业布局方面,围绕春盐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和国际新城、东部新城两个新兴商圈发展壮大,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中心;依托东大街金融业发展基础,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注重产业、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建设新经济高地。
青羊区 围绕成都中心金融商务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高端金融商务、资本要素交易和新型金融等;围绕少城文创硅谷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文博、演艺、影视、创意等产业;围绕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重点培育引进集团总部办公、研发设计和销售结算等区域性功能总部。今年,该区计划推动5栋商务楼宇改造升级,新建甲级写字楼2栋,新增商务商业面积10.26万平方米。
金牛区 着力构建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现代商贸商务将推进8个传统市场调迁改造和15个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加快形成人北、茶花、国际商贸城三大市级主力商圈;科技服务将重点推进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中电科天奥电子产业园等园区开发和康弘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年内新增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都市文旅将加快特色街区和文创基地建设。
武侯区 以打造“文创武侯”为统领,着力强“极核”功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商务商贸业三大产业。其中,全力打造水润天府都市休闲旅游街区、成都音乐坊、四川国际文化人才港等文创项目集群,加快建成10平方公里文创旅游带。年内,启动三国蜀汉城区域前期拆迁,“天府芙蓉园”生态景观初步形成;到2021年,文创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成华区 将以促进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发展为龙头,以推动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谋划打造“文旅成华”区域品牌,强化商务服务、文化创意、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主导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构建全新产业格局。
双流区 突出打造航空产业、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临空主导产业生态圈,重点建设38平方公里航空服务业聚集区、44平方公里天府新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园、50平方公里军民融合产业园,突出做强航空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集群,形成“一区两圈、三业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到2022年,力争航空产业突破2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突破1500亿元,新能源产业突破500亿元。
郫都区 将整合招商资源,围绕重点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和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招商。坚持强链补链,主动承接重大产业化项目辐射,加快引进中璟航天等关联产业项目,打造电子信息+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将聚焦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构建“园区运营商+龙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多元化招商平台,加快推进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成都商报记者 李娅 刘友莉 董馨 肖刚 雷浩然
原标题:全市布局 66个产业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