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反响
跑友杜卉明:
树越多越好 希望出门见绿
上午8时前,晚上9时后,杜卉明跑步的身影常出现在浣花溪公园、滨江东路、人民南路等地。作为跑龄4年的运动达人,杜卉明单次跑步距离约10公里。“我喜欢在有树的地方跑步,这几个点位都是我逐一踩点、筛选出来的,树多、车少、空气好,特别清爽。”杜卉明发觉近年来成都的环境愈发优美,绿化面积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半径也在不断扩大,“锦城湖湿地公园、南郊公园都是不错的去处。”
获悉“成都增绿十条”将规划新建一批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一批百姓身边的小游园和微绿地,增加公园绿地数量、完善公园绿地功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园绿地体系,同时提升滨水两岸绿化,实现滨水增绿,达到水系“绿通”,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市民,杜卉明笑言,“据我了解,到2022年,成都会新建400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成都的树栽得越多越好,最好出门见绿。”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钢
“绿满蓉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对于成都出台“增绿十条”,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钢颇为激动,尤其是“公园增绿,新建一批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小游园、微绿地”让他印象深刻。杨钢说,公园是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休闲载体。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公园有人民公园、浣花溪公园、南郊公园等,虽然数量不少,但感觉有点分散,“如果再新建一批公园,市民出游将更加便利,家门口就能喝茶聊天晒太阳,好安逸嘛。”
此外,“增绿十条”中提到的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的建设,也让他充满期待。杨钢喜欢运动,只要有时间都会去白鹭湾湿地公园骑车、跑步。他说,不难想象,未来成都可以使用的绿道会越来越多,环城生态区也会有更多的功能面向市民开放。
作为市民,对“增绿十条”有何建议?杨钢表示,“绿满蓉城”的盛景,不能仅靠政府努力,公众都应参与其中,从细节入手,推动成都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比如保护一草一木,不在树上刻字,不乱摘花,参与植树行动等。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小事都能让这座城市的花草树木更加健康地成长,让成都的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更亮丽、生活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