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反思
前些年在外做生意
疏于对儿子的管教
李先生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父亲,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
李先生说,前些年,自己和妻子在外省做生意,儿子留在老家交由上一辈照管,自己很少陪伴、管教儿子,直到儿子上初中时,已经回到蓬安县城做生意的自己,才将儿子接到县城上初中,但他发现,儿子和自己的话一直很少,跟其他人的话比较多,但对于自己的话,儿子都表现出顺从。
“哪个爷爷奶奶不爱自己的孙子,但就是太溺爱了,隔代教育还是有问题。”李先生说,引发袭击事件的手机就是父亲给儿子买的,自己此前就为这件事情不止一次跟父亲吵过。
李先生不知道儿子是何时开始沉迷游戏的,在他的印象中,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前后,一位亲戚曾送给儿子一部平板电脑,“那个(平板电脑)上面可能有游戏嘛。”李先生猜测,儿子应该是从那时初次接触游戏。直到后来到县城上初中,他发现儿子经常逃学去网吧,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去网吧找儿子的经历了,“网吧里到处都是年轻人,坐在电脑前打游戏,那个(游戏)画面看起来,确实刺激人”。
今年上半年,即将初中毕业的儿子坚持辍学,“成绩太差了,不想读书,劝了很多次,没得用。”李先生对儿子的选择叹气,经过辗转,一个月前,他为儿子在县城一家汽修厂谋了一份学徒的差事,他希望儿子能够学会一门手艺,作为将来的营生。但他对儿子的表现不满意,“成天玩游戏,能学个啥子嘛,说了他很多次了,以前也打过,但就是不改。”李先生想,如果自己从小陪在儿子身边,管教儿子,也许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
袭击事件已过去几天,额头的伤口已慢慢愈合。
但李先生的心里,仍对儿子的袭击行为感到后怕,他曾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应该去报警。他事后找到派出所打听,但民警告诉他,因为他的儿子尚未成年,派出所对他的行为也主要是教育为主。李先生回头想想,“他是自己的儿子,还真要把他抓进去关几天?再说儿子现在已经道歉了,儿子经过这件事之后,也表现出了悔意”。
对于儿子的未来,李先生也陷入迷茫,“也许等他将来懂事了,当了父母,应该能明白我们当父母的苦心,游戏,真的不是个好东西”。
儿子的悔意
给我留份报纸
算是成长教训
这几天,16岁的小李也想了很多,他对自己前几天的疯狂举动表现出深深的自责和后悔。
因为父亲受伤,医生建议其不要碰冷水影响伤口恢复。家里洗衣服做早饭,小李都表现得比平时更热心。
“你说的这件事情,真的很尴尬。真的是太冲动了,也真的很后悔。”小李说,但父亲错怪了自己,自己虽然会玩手机游戏,但并不是一直玩,有时候也是在听音乐,但在父亲看来,“我只要拿着手机,我就是在玩游戏”。
当晚,小李将手机和充电器交给父亲后,他在自己的房间里一直没有睡觉,他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会想起这些年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父亲总是对自己的行为不满,对自己的态度不好,相比起尚在上小学的妹妹,父亲更加偏爱妹妹,对自己经常呵斥……想到以前的种种细节,再想到这次又被父亲收走手机,小李决定“报复”父亲。
“我也想过后果,如果真的出了事(死亡),我把妹妹送到妈妈那里去,我就坐牢。”小李待在房间里,犹豫了10多分钟后,还是提着板凳砸,借助夜幕的掩饰,悄声走向父亲的房间,但在将板凳举到父亲头部上方的那一刻,后悔和害怕又涌上心头,最终,当板凳落下的一刹那,小李并未用力,也正因为如此,袭击事件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
“害怕。”小李想起了几天前,自己曾向父亲提出,给自己买一辆电瓶车每天去上班,尽管父亲口头上拒绝了,但是私下里却四处向人打听有没有便宜的电瓶车,“他还是爱我的,是我太冲动了”。
对于未来,小李说,自己现在先好好学习修车,希望将来能够干出一番成就。临近采访结束,小李向记者提出,希望能保留一份报纸关于自己袭击父亲一事的报道,这也是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的一个教训。
成都商报记者 王超 摄影报道
原标题:儿子后悔 父亲反思 一根板凳砸出两代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