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整治53段黑臭水体 建长效机制防止"反弹排污"

2017年07月19日 07:36:03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冉倩婷 编辑:王晓勇

  C

  尚有3段未达标

  尚未达到治理标准的3段为鸡公堰、三吏堰下段、二道河。未达标的原因,均和河道清淤不彻底、沿岸居民乱倒污水、周边老旧院落化粪池年久失修、污水管网堵塞破损、部分区域污水管网不配套、城郊结合部环境用水严重不足等问题有关。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成都正在行动。为多渠道增加环境用水,成都的第九污水处理厂已有每日30万立方米的再生水用于补充清水河、肖家河环境用水。第三、四、五、八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已稳定运行,处理规模由每日40万立方米扩容至每日7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由一级A标提升到地表Ⅳ类标准(不计总氮)。此外,“第三、四、五、八厂的中水回用工程的再生水管道、泵站工程等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力争2017年底前启动建设。”

  市政管网配套方面,目前,成都市已计划结合一环路改造,对一环路雨污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

  D

  监管+监督 保障治理成效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在18日的实地探访中,记者发现了“反弹排污”的现象。发生“反弹排污”的是成华区凤凰河昭觉寺南路段。

  成都市水治办工作推进组工作人员说,“水质反弹恶化”的原因已经查明:因地铁3号线施工,损坏了凤凰河右岸截污管道,造成污水无出路,污水从凤凰河右岸洪山路桥上游河堤渗入凤凰河。针对“反弹排污”,成都又该如何保障治理成效的可持续?

  “首先是加大监管。”该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成都市水务局建立了河道巡查队伍每日巡查河道,各责任区也建立了日常巡查监管机制。成都还构建了覆盖市、县、镇、村“三级党政领导、四级河长管理”的组织体系,四级河长合计10932人。另一方面,成都还设立河长公示牌8517块,并在上面公示了监督电话,鼓励社会监督。

  强化属地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也是可持续的重要措施之一。据了解,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已连续两年纳入成都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结果成为综合考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有关成员的重要依据。“接下来,针对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的重点河段,还将对其执行断面扣缴制度。”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建长效机制,防止“反弹排污”

首页 上一页 [1]  [2]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