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浅丘“种”出财富 乐至柠檬大王年入500万

2017年05月15日 05:40: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田雪皎 编辑:覃贻花

 

  富了咱山乡

  培育特色经济林,年收入500万元

  2009年,看到邻县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起来,李大强向乐至县林业局提出申请,流转了800亩山坡地,全部种上柠檬。

  “林业局给予种苗补助,一片柠檬林造了起来。”李大强说,当年他组织成立了合作社,许多村民跟着种起柠檬来。截至2016年,双河场乡柠檬面积达到8000亩,李大强这一年收入超过500万元。

  孔雀乡的川中丘陵区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三年前,数千亩土地上种植着水稻、苞谷和铁核桃。由于产量和品质低,不少土地都被撂荒。

  2012年,正在寻找培育种植基地的省林科院来到乐至孔雀乡调研。很快,省林科院就从农民手中流转了1600亩土地,作为引进经济林的培育和种植试点。

  “势力”最大的果林是核桃,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村民马开元介绍,以前当地也有村民尝试种过核桃,但种出来的都是“铁核桃”,“壳又厚又硬,果仁很小,卖不起价。”

  2013年初,省林科院经过研究论证,决定引进优质核桃苗,在铁核桃长至十多厘米时进行嫁接,经过几年的培育,去年下半年,嫁接的核桃树长出的核桃不仅个大,还是薄壳大果仁,“拿到成都展销会上试销,卖到了每公斤近60元,比一般核桃高一倍。”

  27年后,“绿化全川”再出发

  改造全省首批人造林 乐至将推新标准

  1989年,我省大规模开展“绿化全川”行动,乐至等一大批县绿了起来。时隔27年,2016年,我省重启“绿化全川”行动,规划未来5年,实现全川推窗见绿。

  5月13日,四川省林业厅造林绿化处处长童伟介绍,未来5年,我省将开展九大具体行动,特别是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针对川中人工柏木林、盆周山区人工杉木和马尾松林、攀西地区飞播云南松林及川南竹林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实施森林提质2000万亩。

  乐至作为曾经的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川中植树造林典范,在新一轮“绿化全川”行动中,又将有什么作为?

  乐至县林业局造林股股长杨天兴说,在柏木林改造中,他们实施的“川中丘陵柏木林经营培育技术应用示范研究”项目,成为适用于川中丘陵的新标准,一个月前刚刚获得2016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以前柏木林密度最高的林地高达300株每亩,国家改造标准为150株-160株每亩,我们对地形、土壤等进行了调研后,确定了70株-80株每亩的密度,并对林下乔灌木、草本植物的种植等确定了一系列抚育和改造标准。”杨天兴说,监测数据显示,试验组柏木林平均每年的生长量比对照组高5%-8%,水土固化情况和乔灌木生长、草本植被覆盖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4月13日,资阳市林业局局长蒋显超在向市委提交的工作汇报中建议,将乐至川中丘陵区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原定规划的3万亩核心区6300亩,扩大为规划面积10万亩核心区3万亩。目前,该园区申报国家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工作已提上日程,正积极准备申报材料。可以想象,成安渝高速旁,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内,起伏的丘陵间将再现一片新绿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田雪皎

首页 上一页 [1]  [2]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