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寻农集工作人员深入贫困农户签约。
蒲江县电子商务产业园。
成都农村电商企业“阳光味道”原产地水果物流基地。
“阳光味道”仓储配送中心全自动产品分选线。
近年来,成都市针对大城市带动大郊区的实际,在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的同时,积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突出抓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重点创新发展项目,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等一系列契机推动下,成都将发展农业农村电商作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活力。
通过精准施策,目前成都农村市场资源要素正不断集聚优化。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超过53亿元,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90%以上。□锦舟 图片由成都市商务委提供
A
便民+惠民成效好 成为农村服务升级的“推进器”
对于邛崃市桑园镇黑虎村的村民来说,尽管生活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但生活却和城市一样方便。
在黑虎村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这里建立的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站,让村民不用多跑路,就能完成水、电缴费,车票代购,手机充值,交通违法罚款的代缴等服务,实现了小区农户日常生活基本消费网络化。不仅如此,为了方便村民收寄快递,该镇还引入了中通、圆通、韵达、顺丰、申通等快递公司在此设点,形成种类齐全、配送方便的物流体系。
农村电商促进农村服务提档升级,让老百姓生活更加便利,这是成都农村发展的另一大特点。
据了解,2015年成都全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时,引导站点建设与便民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制定了36项叠加服务功能指导标准,引导农业农村电商龙头企业服务农村市场。
数据显示,成都现已建成集商务服务、代理服务、政务服务为一体的农业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近1000个,示范服务站点100余个,形成了纵向服务与横向覆盖一体的多元化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生活。
同时,为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成都还针对农村流通传导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利用社会快递资源,加速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共同配送体系,让农村享受与城市一致的流通顺畅、服务便捷的发展成果。
便民、惠民,成都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群众生活方面,同样也融入到基层治理领域。
据悉,黑虎村与腾讯合作搭建“为村”网络平台,农户通过手机在平台上获取村务公开信息,投票参与村两委议事事项,办理公共服务事项,改变了村级基层治理不出村、老人投票年轻人不清楚的现状;金堂县赵家镇平水桥村,则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与党群服务中心、农村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