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430课堂”用心为孩子:辅导作业也抚慰心灵

2017年05月27日 11:47: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覃贻花

带领小朋友活动

辅导学生作业

  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曾尧宪是除了“高小苗”之外,最能够让小朋友开心的人,孩子们都亲切的叫他“曾爸爸”。曾尧宪是来自高新区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的一名专业心理社工。2014年至今,高新区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作为一家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建设的社会公益组织,逐渐走进中和街道多个社区孩子和家长的视野。

  在成都高新区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这个群体之中,不仅有很多像曾尧宪一样科班心理专业和拥有国家注册咨询师证的心理社工,还有其他来自社会工作、法律、教育、新闻、外语、艺术等各专业的志愿者,他们协同一起、多元复合,从主城区到更为偏远的村镇及社区,这些身影活跃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经年累月,他们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构建、心理能力建设等社会服务的“触角”延伸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远,让城乡统筹一体化从城乡意识发展一致化出发,让城乡社区更加和谐、更有活力。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430课堂”走进中和街道多个社区

  4月21日上午,一场关于开展“430课堂”的动员会,在高新区中和街道新华社区进行。14位“楼长”带着备忘笔记本,代表各自楼栋的居民前来了解社区的“430课堂”公益托管计划。

  “曾老师,430课堂是啥子意思?一堂课时长是好久?咋个报名?”当一连串细致回答解开这一连串问题后,“心能源”430课堂的概念和开展模式清晰地浮现在“楼长”们的心里。曾尧宪说,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半,“心能源”的老师和志愿者会免费为社区有需要的小学生提供课后托管服务和心理辅导。这里不仅提供免费的学习场地,让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还将定期开展一系列兴趣课堂,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此外,今年开始,我们还将在新华社区开设免费早教课堂,邀请一批早教义工老师,定期为0—3岁的亲子家庭开展免费的早教课堂,打造社区公共互动空间,为婴幼儿及低龄儿童的早期发育提供有益的活动场所、科学的带养方法、先进的发育检测技术、和谐亲密的社区邻里互动等便利。

  因为是公益托管,曾尧宪希望“楼长”们回去后,了解所在楼栋未成年人的的相关情况,优先推荐困难家庭、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组成新华社区“430课堂”的第一批学员,解决他们下午放学后无人管护,以及课业辅导困难、行为习惯偏差、亲职教育困惑等问题。

  “中和多个社区都建立了心能源托管的‘430课堂’,听说反响很好,我们也要坚决地迈出这一步。”新华社区社区主任贺安琼说,为了开设“430课堂”,去年春节以来,社区就对辖区内未成年人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其中,6至12岁的未成年人有190名,0至3岁的未成年人有122名。在她看来,新华社区作为农转社区,居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她希望通过“心能源”托管“430课堂”,让社区青少年更多地去接触中心城区的教育方式,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事实上,从2014年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成立以来,这样的动员会曾尧宪组织过太多次。近两年,通过他和心能源伙伴们的努力,高新区中和街道下辖的多个社区中,已经有好几个社区请他们在社区开设“430课堂”,推进青少年心理建设、潜能开发和综合素质拓展。

 [1]  [2]  [3]  [4下一页 尾页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