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梅垭口看贡嘎山。受访者供图
岩羊。
在高山草甸守候野生动物。
黄鼬。
□本报记者 肖姗姗
“第一天晚上看到三只豹猫,第二天看到一只水鹿和一只鬣羚,第三天看到四只水鹿,一只岩羊;第四天又看到两只水鹿……10米开外,电筒亮光下,动物们神色怡然,一点都不惊慌。”6月上旬,一张“在成都遥望贡嘎”的照片刷爆朋友圈。6月9日,记者深入采访时发现,在发布照片的雪山摄影爱好者里,除了用相机遥望贡嘎,还有一群小伙伴,用青春、用生命在守护贡嘎。2010年6月,成都人邹滔和四个来自不同行业的同龄人,成为志愿者,深扎贡嘎乡子梅村,参与保护贡嘎山生物多样性工作。今年端午节期间,他又回到子梅村,呆了四天四夜,带回了除雪山雪景以外的惊喜:“随时看到野生动物很正常,300多只岩羊同时出现的场景,以前你可能会觉得只有非洲才能看到,但其实在贡嘎山子梅村也能看到,在子梅村的7年里,这样美妙的场景,已经看到过无数次!”
在子梅村、在贡嘎山,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一
动物与子梅村有个“约会”
587种动物生活在贡嘎山地区,而子梅村区域是野生动物最多的区域之一,生物多样性特点非常突出。
群山环抱中,一条小径蜿蜒而来,路途中点缀着黄白色建筑的地方,就是子梅村,它深嵌在贡嘎山西坡的山谷中。由康定城区到新都桥镇,再途经沙德镇到贡嘎山乡,从海拔4550米的子梅垭口往下,道路经过陡峭的42个回头弯,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子梅村,在此遗世而立。这里,距离康定城区200余公里,有雪山、森林、草甸和湖泊,是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的地域。
2010年6月,邹滔作为自然保护项目的志愿者,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到这里,立志为当地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保献力。一待就是七年,见证了这里日趋向好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一开始,邹滔被安排在子梅村村支书贡布家居住,因为当时正赶上旧房子推倒新房子还没修好,他住进了牛棚。但在他眼里,这里是世外桃源,是他心之所往的“天堂”。邹滔写下日记:“我完全被壮阔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曾经在凌晨翻越子梅垭口,看到无边的星空下贡嘎雪山熠熠生光,也曾费劲艰辛爬到高山草甸,忽而云雾骤散,近三百头的岩羊群呈现在眼前。”而另外一个女志愿者梦姣回忆当年在贡嘎山的感觉说,“贡嘎山下的康定木兰开出大朵粉红色的花来,衬着雪山和蓝天显得格外美好。”
这片土地,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透露:贡嘎山地区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横断山地区的典型代表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物种,其中有动物58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白唇鹿、黑颈鹤、雪豹、豹、牛羚、绿尾虹雉等。在去年,还在贡嘎山区首次拍到了豹和雪豹相距不到2小时路过同一地点。
而子梅村区域是野生动物最多的区域之一,生物多样性特点非常突出,野生动物常在这里“聚会”。高原兔、岩羊、鬣羚、水鹿……经常出现在志愿者面前。“我曾看到最多的一群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岩羊,有300多只,与最近的一只距离只有10多米。”邹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