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杆变矮了,离水更近了,得不得不安全?”“坐的椅子好特别哟!”“咋个你们刚冲洗了路,都没得积水呢?”……昨日上午,“宜居水岸”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正式开放了浣花溪青华路段和西郊河实业街段两个样板段,市民不仅可以亲身感受改造后的滨河生活,还可通过现场设置的接待台和公众意见箱,提出意见和建议。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市级示范项目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预计2017年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建成,2018年6月底全面完成建设。
示范段1:浣花溪青华路段
市民体验后感叹 散步绝佳之地
“有这么好散步的地方,哪个还想去逛商店哟。”家住草堂北路的彭婆婆,是昨日来到浣花溪青华路样板段体验的第一批市民中的一位。她告诉记者,之前这里离河边远,路也很窄,散步都不会走到这里,“如果都像样板段这样修,肯定很漂亮。我一定喊老头不要去对面逛商店了,这里逛起多巴适。”
不过,彭婆婆也提出了担忧:“栏杆变矮了,得不得不安全哟?特别是小娃儿。”
对此,负责该段改造工程施工的中铁二十三局西郊河项目总工程师成晋表示,该区段原有滨河步行道几乎不通,亲水性与参与性较差,茂盛杂乱的植被将河道与城市完全隔绝,城市雨水、污水等污染源得不到有效控制,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他说:“本次改造以打造生态、安全的水岸为原则,取消了栏杆及砂石挡墙,通过工业化种植槽、自然垒石等手法来加固驳岸,还设置浅水区,降低了危险系数。”
其实彭婆婆的担心,在此前方案设计征求民意时,也有市民提到。去年,《“宜居水岸”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总体方案》拟定并公示后,市建委已通过电话、邮件、留言等形式,累计收集100多条市民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于水质水量、绿化景观、配套设施完善、景观亲民等方面。
示范段2:西郊河实业街段
惠民工程 家门口的亲水休闲场所
在西郊河实业街示范样板段,记者看到,附近很多小区的居民,带着孩子来此体验。“之前围挡遮着,以为在清理河道,没想到今天一打开,变得那么漂亮。”家住芙蓉花园的罗女士说,之前听社区工作人员来商量过,临近河边的小区围墙怎么改,虽然自己没有住在临河位置,但看到小区围墙改造与河边景观都焕然一新,还是非常开心。
虽然临近有宽窄巷子等景点,但很多居住在此的居民表示:“那里更适合游客。”他们非常希望在家门口就有亲水休闲场所。但该区段原河道驳岸为红砂石垒砌的直立驳岸,原有园路狭窄、无景观节点,设施陈旧、缺乏文化元素的融入,很多小区围墙与河道围栏很近,设计施工难度都较大。为此,市建委、城投公司、相关社区与设计改造的小区居民进行了多次沟通,才有了现在的样板段美景呈现。
“不仅小区围墙会征求市民意见,在体验了样板段之后,我们还将整理市民提出的各种建议,论证修改设计。”业主方成都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征集公众体验意见,归纳汇总市民的声音,从市民的需求出发,进一步深化调整全河道实施方案。以实现生态、亲水、宜居的原则,建设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市政协委员、四川尚上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赵梅表示,开放浣花溪、西郊河两段样板段,供市民实地体验并公开征集意见是一件非常得民心的事。通过群策群力,多一些有用的见解,多一些科学的规划,对于城市建设、水体治理都有很大助益。
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实习生 叶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