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新津绘制重点产业打造蓝图
根据日前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的《成都产业发展白皮书》,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对南拓区域的表述,辖区7个重点产业园区,新津就占据了其中的3个,分别为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四川农业博览园、梨花溪文化旅游区。
绘制出产业发展的蓝图,新津敢于勇当南拓生力军。新津积极调整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南拓区域内的三大园区。主要产业包括4个方面。即交通装备、食品饮料,文化旅游和农业会展、农业博览。其中,交通装备、食品饮料产业在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在新津梨花溪文化旅游区,农业会展、农业博览产业的主要园区在四川农业博览园。
在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新津突出专业园区、专业政策、专业精神和全产业链发展,以千亿交通装备产业为重点,增强产业比较优势、积聚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打造全国一流水平的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为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主动服务省委“三大发展战略”,2016年6月,新津县与成都天府新区按照“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合作共建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产业园位于成都南大门——天府新区新津区域内,是成都城市南拓的产业支点和天府新区高端制造业承载地。新津将从聚焦特色园区和重点产业、促进项目投资和产业聚集、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以及提升专业能力和营商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如优化功能布局,布局轨道交通、新能源交通两大基地。此外,还将重点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智能轨道列车、市域快铁等轨道交通新制式,以及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等新能源汽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目前,产业园区内的“两横一纵一园”(西创大道、西新大道、新科大道、明珠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完善,并已成功引进10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格力产业园项目,30亿元的海尔有住智能家居项目,30亿元的新纶科技高性能纤维(PBO)项目,其中,银隆成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可望于本月底投产。预计2020年产业园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2025年突破2000亿元。
四川农业博览园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园区以打造“中国农博小镇”为发展定位,规划布局“农博园区、功能配套区、田园综合体”三大空间,着力打造“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典范区、全国农业会展行业样板区”。
新津梨花溪文化旅游区位于国道318川藏最美景观旅游线和成乐文化生态度假环线结合带上,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借力花舞人间、纯阳观、老君山等生态本底,定位为文化旅游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便捷的交通,已与天府新区形成产业和生态环境有机契合。
五津老城
生活配套成熟 休闲餐饮发达
谈及生活的幸福感,身为成都人,很难对新津闻名于世的美味河鲜说不。不管是周末时光还是踏青出游,新津都成为成都人不可或缺的休闲目的地。来自新津文体广新局的数据统计,新津目前餐饮娱乐企业已达478家,其中河鲜馆就有86家。在交通方面,地铁10号线直达新津,地铁12号线、21号线计划过境新津,有效串联与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的联系。
岷江新城
虽属天府新区 不在限购区域
该区域受到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的双重辐射,区位条件的优越感随着南拓机遇凸显。值得一提的是,岷江新城属于天府新区范围,但却不在限购区域。随着成都南拓的加快推进,天府新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岷江新城将依托天府新区产业、城市的聚集效应,重点发展新兴房地产、现代商贸业、商务服务业、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四态合一、功能齐全的城市生活配套核心区,承担起成都南部区域中心的主要功能。区域拥有骑龙湖与山顶公园、杨柳湖、白鹤滩湿地公园等绿地组成的“两河两湖两湿地三公园”生态景观,将配套四川省骨科医院、富力国际医院、加拿大枫叶国际学校。
牧山星城
依托牧马山生态 代表城南高品质
临近集高铁、地铁、高速路、快速路和城市公交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杨柳河蜿蜒而过,牧山星城依托牧马山的生态本底,已有金科、龙湖等众多房企抢先在此布局,区域内教育和基本生活配套齐全,住宅环境成熟,为城南热点开发区域,是城南高品质居住区域的一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