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市规划局
“中优”城市建成区域未建设地块
拆违与绿化同步
成都商报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围绕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和“五中心一枢纽”的支撑功能,我市将在“中优”区域强力推进“三减三增”,随着城市音乐厅、凤凰山音乐公园、天府文化中心的陆续打造,中优区域将逐步转化为以天府文化为特质、以新兴业态为载体、文商旅相融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实现功能的优化提升。
“三减三增” 满足城市人口需要
市规划局介绍,中优区域因为人口过于拥挤、密度太高,尽管集聚了大量的公共设施,但仍难以满足城市人口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我市中优区域的开发强度普遍偏高,影响了城市功能。推进“三减三增”,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三减”首先是减少居住人口。中优区域内要划定中心城区人口上限,分区域确定降低人口密度的量化指标,结合城市功能外移和旧城改造,推动居住人口有序疏解,实现人口规模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二是减少开发强度,分区域、分用地类型降低容积率指标。三是减非核心功能,要把高度积聚的非文化类公共服务设施和低产出的产业形态向外疏解和转移,降低对人口的吸附力,强化文化商业旅游等核心功能。市规划局、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将对中优区域高度集聚的非文化类公共服务设施和低产出的产业形态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制定具体的疏解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
“三增”一是增加文化功能,着力增强中优区域文化功能,补齐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加强文化景观塑造和文化特色培育,提升城市文化魅力;二是增旅游业态,要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改造提升现有旅游业态,积极植入新的旅游业态,增强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三是增开放空间,要通过规划、拆迁、改造等多种措施增加开放空间,让市民更有条件“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两拆两增” 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市规划局介绍,要通过特色街区打造、打开院落围墙、拆除违建、增加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等举措,整体提升“中优”城市开敞空间的景观性、舒适性和宜人性,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目前,市规划局正在制定《开展“两拆两增”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我市“中优”城市建成区域开展“拆除侵占开敞空间的违法建设、拆除公共区域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两拆两增”行动。
在拆除侵占开敞空间的违法建设上,将全面清理拆除占用临时用地、绿化用地兴办各种企业的违法建设,清理撤除临时停车场,拆除利用建筑物及楼顶违法设置的招牌;将拆除闲置地块围墙,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的尚未开放的临街绿地的围墙,具备条件的剧院、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围墙,公园绿地、小游园等的围墙。
在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上,将未建设地块上的违法建设拆除后,同步实施绿化建设。将有条件的规划停车场改建为地下停车场,地面实施绿化建设。按规划加快推进小游园、微绿地、慢行步道的建设;在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上,增加公共绿地及开敞空间内全民健身场所、慢行步道等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原标题:提前打探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凤凰山下 金凤来翔 伴着音乐 绿意盎然